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发展 >> 正文 >> 正文

NB物理创新课堂第3期熔化和凝固

来源:石蜡 时间:2022/5/31
北京中科医院是怎么样 http://m.39.net/pf/a_5154125.html
教学目标

1.理解气态、液态和固态是物质存在的三种形态。

2.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

3.了解熔化、凝固的含义,了解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

4.了解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的物理含义。

教学重点

通过观察晶体与非晶体的熔化、凝固过程培养观察能力,实验能力和分析概括能力。

教学难点

指导学生通过对实验的观察,分析概括,总结出固体熔化时温度变化的规律,并用图象表示出来。

教学用具

酒精灯、铁架台、石棉网、温度计、海波、石蜡、盛水烧杯、火柴,NB物理实验软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多媒体展示生活中的各种物态变化的事例:

铁矿石在高温炉中熔化为铁水,从高温炉中倒出的铁水凝固成铁板;低温度实验室在低温状态下制得液态氧、氮和固态氧、氮;不同季节、气候下的水的状态变化。

联系生活:

把水放入冰箱的冷冻室里,水就会变成冰;把冰加入饮料中,冰从饮料中吸收热量就变成了水。点燃的生日蜡烛的火焰旁边,固态的蜡不断地变成液态的蜡,一部分流下来的蜡滴很快又变成了固态的蜡。路桥施工人员把固态的沥青加热成液态,再把液态的沥青浇在路面上,很快又变成固态。

引导归纳:

随着温度的变化,物质会在固、液、气三种状态之间变化。

二、新课教学

?探究点一物态变化

活动体验:

将蜡烛点燃后倾斜一个角度放置在空火柴盒的上方,你能观察到什么现象?

学生操作实验,回答观察到的现象:

蜡烛逐渐变成烛油往下滴,滴入空火柴盒、冷却后变成了蜡块。

归纳总结:

1.物质通常有三种状态,即固态、液态和气态。

如冰、水、水蒸气就是水这种物质的三种状态。

2.物质各种状态之间的变化叫物态变化。

?探究点二熔化和凝固

1.概念归纳

(1)熔化: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例如:冰熔化为水、蜡烛熔化为烛液等。

(2)凝固:物质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例如:水结冰、火山喷出的岩浆凝固成火山岩。

例子:说出下列物态变化名称

(1)冰棒化成水:熔化

(2)钢水浇铸成火车轮:凝固

(3)把废塑料回收再制成塑料产品:先熔化再凝固

出示固体海波和蜡,提出问题:它们怎样才会变成液态?在熔化过程中,它们的温度有什么变化?

学生思考:熔化和凝固是在什么条件下发生的?熔化和凝固的过程有什么特点?不同物质熔化和凝固的规律一样吗?

2.探究固体熔化时温度的变化规律

提出问题: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呢?不同物质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规律相同吗?

猜想假设:熔化过程中一定要加热,所以物质一定要吸收热量,这时温度可能是不断上升的。

制定计划与设计实验

实验器材:铁架台、酒精灯、温度计、石棉网、烧杯、试管、计时表、海波(硫代硫酸钠)、石蜡、水等

利用NB物理实验进行实验探究:

?探究点三熔点和凝固点

利用NB物理实验,根据实验数据得到熔化曲线。

对比研究:分析两种不同固体的熔化曲线。

学生讨论交流,思考:

(1)两种物质的熔化过程中,温度的变化有什么特点?

(2)每段曲线对应的一段时间内,海波与石蜡各是什么状态?温度怎样变化?吸热、放热情况如何?

归纳交流:从实验现象及描绘出的图象容易看出,

(1)海波经过缓慢加热,温度逐渐上升,当温度达到48℃,海波开始熔化。在熔化过程中,虽然继续加热,但海波的温度不变,直到完全熔化后,温度才继续上升。

(2)随着不断加热,石蜡的温度升高,在此过程中,石蜡变软变稀,最后熔化为液体。

得出结论:

(1)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一类固体叫晶体;如各种金属、冰、海波等。

另一类没有确定的熔化温度的固体叫非晶体;如松香、沥青、玻璃等。

(2)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3)晶体凝固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物质的凝固点和它的熔点相同。

学生观察课本图3.25甲、乙两幅图线,并分别比较与图3.24图线的区别。

晶体熔化和凝固条件、特点:同种物质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

知识扩展:让学生阅读小资料“几种晶体的熔点”,体会不同晶体熔点不同,认识熔点是晶体的一种特性。同时记住冰的熔点是0℃,钨的熔点最高。

?探究点四熔化吸热、凝固放热

归纳总结: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特点比较

(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时都要从外界吸热。

(2)晶体是在一定温度下熔化的,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非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非晶体没有熔点)。

(3)晶体从开始熔化到完全熔化经历固液共存的状态,非晶体熔化时不存在固液共存的状态。逆向思维:从冰吸热可熔化成水,水在一定的条件下可变成冰的道理,知道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让学生根据物质熔化的规律推理出物质凝固的规律:无论晶体还是非晶体,在凝固时都要放热;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但温度不变,非晶体凝固时放出热量,温度降低。

联系生活:北方的冬季很冷,为了妥善地保存蔬菜,都在菜窖里放几桶水,可以利用水结冰时放出热,窖内温度不致太低,保护蔬菜不被冻坏。

前沿科技:现在人们研制出一种聚乙烯材料,在15~40℃的范围内熔化或凝固,而熔化或凝固时,温度保持不变。把这种材料制成颗粒状,掺在水泥中制成储热地板或墙壁,天气热时颗粒熔化,天气冷时又凝固成颗粒,能调节室内的温度。

学以致用:请同学解释“下雪不冷化雪冷”这句俗语中包含的科学道理。

三、板书设计四、教学反思

熔化和凝固是热学中比较重要的课,要让学生了解物质的固态和液态之间是可以转化的,熔化、凝固是两个相互转化的过程,晶体和非晶体性质不同,还要学会作熔化曲线和凝固曲线。

学生在做探究实验时有一定的困难,本节课通过NB物理实验进行探究操作,只要求学生能够通过观察到的实验现象总结规律,这样就可为下面讨论节省大量时间,课后可组织学生进一步实验探究。

教学时应特别重视对图象的分析,帮助学生找出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和凝固特点。根据数据我们会画出一幅曲线图,然后让学生对海波曲线图分析,学生很容易会发现海波有一个平稳阶段,然后开始学习海波的熔化。

中考物理第一轮复习(线上课程)汇总

初中物理学习教学资料汇集(可自学)人教版

爱学堂物理动画微课合集(按沪粤版排版)

简单易做的近百个科学小实验(转自始蒂姆公司)

吃掉物理微课视频合集(按沪粤版排版)

经典实验视频

送给孩子很好的科学礼物!

初中物理各版本最新电子教材汇集(建议收藏,以备不时之需)

……

更多试卷、趣味实验、物理知识、科普知识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45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