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采集的时候遇到了圆润的果实或是姿态美丽的花朵,感叹于它们立体结构的精美,不想压制成扁平的标本,那如何才能把果实和花朵保留下来呢?此时可以选择的标本制作方法就是浸制标本。浸制标本,又称为原色浸制标本即将采集的新鲜植物整形、消毒,用固定液固定颜色后,置于保存液中保存的标本。对那些柔软多汁,不易干燥或干燥后易变形的植物材料,多采用浸泡的方法。
浸制标本流程:
(一)整形与消毒
采集新鲜的植物,修去烂叶、黄叶及部分小枝以避免重叠,去掉残缺不全的花朵。修剪时注意尽可能保留植株的完整性、保留其原始特征。然后洗净泥沙,用70%乙醇消毒,5分钟后用水冲洗干净,再重新放入蒸馏水中15分钟,然后再冲洗2~3次。
(二)固绿
针对容易固绿的标本,使用室温直接固绿法,把预先准备好的标本直接浸入固绿液中进行固绿4~8天,固绿液将5%~33%硫酸铜、5%乙酸、0.3%柠檬酸、5%丙三醇按1:1:1:1混合,配方中硫酸铜的含量视标本颜色的深浅而定,绿色较浅时浓度低,绿色深的浓度高。
对于难以固绿的标本,将绿色植物材料洗净后浸在5%的硫酸铜溶液中,直到材料由绿色变为黄色再由黄色变为绿色为止。此时可取出材料洗净,然后浸到5%的福尔马林液中保存。
(三)装瓶
将固绿后的标本,用清水漂洗干净,再用蒸馏水清洗一遍,然后用线绳固定在玻璃片上,装入已消毒的标本瓶内固定好,注入保存液至浸没标本2cm为止,用玻璃棒将标本整形,使其自然美观又不堆积挤压。
(四)封口保存
植物浸制标本装瓶后,封口前,瓶口注意消毒和保持干燥;瓶口要加盖,用石蜡涂在瓶口的接缝处封口,目的是防止保存液挥发,以及标本发霉变质。封口后,在标本瓶的上方贴上标签,注明植物名称、拉丁学名、科属、采集地点、日期、采集者等。
标本瓶存放在阴凉处,避免阳光直射,这样可以使标本原有的色泽保存较长时间。
维克科教提供种类齐全的各种植物腊叶标本、浸制类保色标本及包埋标本,供各研究机构各院校学习研究。如果您有标本方面的问题,请持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3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