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介绍 >> 正文 >> 正文

6大步骤帮你搞定免疫荧光化学

来源:石蜡 时间:2022/7/9
北京专业湿疹医院 http://pf.39.net/bdfyy/bdfyw/210426/8890895.html

免疫组化是门很复杂的学问,同时也是一场浩大的工程。在常规的生化实验当中,说它是最复杂的小实验也不为过,真正诠释了细节决定成败。当然,免疫组化的概念其实很大,本文所提及的只是免疫组化中的免疫荧光化学。

1

冰冻切片or石蜡切片

免疫组织荧光,一定首选冰冻切片而非石蜡切片。两者的区别主要在于冰冻切片能较完整地保存抗原免疫活性,但组织结构会受到冰晶等的影响而变形,石蜡切片则相反。虽然石蜡切片可以做抗原修复,但是,它不是麻烦嘛!所以想听冰冻切片做免疫荧光的故事,请继续拜读,啊呸,垂阅下文。

2

灌流和固定

4%PFA动物心脏灌注。

如今实验动物多为啮齿动物,以SD大鼠为例:

麻醉,固定头和四肢,开胸腔,暴露心脏,灌流针插入左心尖(也就是左心室),右心耳剪个小口同时打开蠕动泵开关开始灌流,先PBS后PFA,最后解剖目标组织于4%PFA中浸泡,4度24h。

麻醉和开胸腔不用说。灌流针插入心尖的时候,理论上应插到主动脉附近,但实际上此操作很容易插错从而进入肺循环导致灌流失败,所以此时可以使针尖刚刚穿过心尖到达左心室即可。接着,右心耳剪口,开启灌注,两者保持一致。

注意,灌流时管道不允许有气泡。PBS灌流结束标志以肝脏变白和流出澄清液体为准,PFA灌流成功标志位肝脏变硬为准,灌得好的大鼠四肢会抽搐几次,成年SD大鼠mlPBS和mlPFA足矣。

现今灌流多为PFA,没有争议,但有人提出将PBS和PFA4℃预冷再进行灌注效果更好,我没有试过,但我觉得室温亦可。也有人做免疫组化不需要灌流,但那都是小组织,一般情况,灌一定是比不灌固定效果要好的。

3

脱水

10%,20%,30%蔗糖的PBS溶液梯度脱水。

脱水这一步直接关系到后面切片的冰晶的形成,脱水脱不好则冰晶较多,片子空洞较多,结果相当丑。此时应使溶液的体积超过数倍于组织的体积,沉底即可换液,直到组织块在30%的蔗糖溶液中沉底。沉底后就不要放置太长时间了,应迅速进行下一步。

也有人直接用30%蔗糖溶液脱水,不过直接用高浓度溶液脱水极易引起组织皱缩、变形而影响切片。当然我对比过两种方式其实区别不大,但我还是建议梯度脱水,因为谁也不能保证在你自己的实验条件下也差别不大,况且高浓度直接脱水沉降时间会很长,其实没有节省很多时间。

4

包埋

组织块修好后放入合适的包埋盒,加入OCT包埋剂,液氮或干冰速冻,放入-80冰箱保存。

现在普遍用OCT包埋剂(optimalcuttingtemperature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