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深圳特区报
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运动场全景。
福田区美莲小学塑胶跑道。
日前,继《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出台后,市教育局与市住房和建设局联合发布《深圳市中小学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建设管理规定》(以下简称《管理规定》),这是全国首个学校跑道建设的地方法规。《管理规定》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对深圳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合成材料(塑胶)运动场地建设的质量标准、承建资格、采购管理、建设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进一步加强深圳学校塑胶运动场地的建设管理。
1跑道建设标准全国领先
年9月,深圳个别学校出现“问题跑道”,深圳市委市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为杜绝类似问题,市委市政府要求,从源头上严把质量关,进一步加强学校塑胶运动场地等设施的施工管理,严把质量关,研究制定全市学校塑胶运动场地建设管理相关制度,从质量和检测标准、原材料控制、施工管理、验收使用等方面加强深圳学校塑胶运动场地(包括人造草面层)建设管理,为师生开展教育教学活动提供最好的环境。
为此,早在年5月,市住建局就依程序审查发布了《深圳市工程建设技术规范——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质量控制标准(试行)》(以下简称《标准》),同年7月市教育局会同市住建局,参照试行标准相关内容,发布试行《管理规定》。据了解,深圳出台的标准涉及22项检测项目,其中,化学指标13项、物理指标9项,此外,还首次新增了气味评定标准,在全国各地出台的标准中处于领先水平。
而此次出台的《管理规定》,则是试行期满后,市教育局根据试行情况对《管理规定》作出修订并再次向各区政府、各新区管委会,市法制办、发改委、财政委、人居环境委、市场和质量监管委、文体旅游局、建筑工务署征求意见。经与市住建局就《管理规定》修改事宜多次沟通,且面向社会征求意见后修订出台的。
市教育局学校建设办相关负责人表示,《管理规定》主要对深圳市各级各类中小学校合成材料(塑胶)运动场地建设的质量标准、承建资格、采购管理、建设监管等多个方面提出要求,适用标准上,明确学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的设计、施工、验收、使用应当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并载明国家、广东省颁布的标准与深圳标准不同时,按照最严格参数执行。承建资格方面,则要求学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建设工程的承建商,应当具有合成材料面层主要原材料生产能力且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生产厂家,或是已取得主要原材料生产厂家授权且具有同类工程施工经验的企业。
据了解,《标准》试行以来,全市已有90所中小学及幼儿园的跑道按照新标准建设,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的跑道便是其中之一。深圳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是深圳外国语学校初中部塑胶跑道的材料供给方,该研究院先进材料研究所所长曹海琳教授介绍,《标准》增加了TVOC、多环芳烃、MOCA、短链氯化石蜡、邻苯二甲酸酯类增塑剂等面层有害物的检测参数,同时增加了面层现场气味评定检测方法,对材料生产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一家高科技企业,深外初中部的跑道材料的生产工艺采用了军转民用技术。研究所通过引入无机胶凝材料和有机纳米材料制备工艺及关键技术,为跑道迭代提供了解决方案。由于跑道材料采用无溶剂系统工艺,在材料制备中,新型发泡技术完全不需要添加任何苯、甲苯、可溶性重金属等致污染物,不仅理念环保,更在源头上成功“消毒”;对施工单位和流程的严格管理,确保科学浇筑,又避免了“外毒”入侵。更为重要的是,新技术能够兼顾跑道的化学指标,且不以牺牲运动所需的物理性能为代价,为环保校园、健康校园提供了多重绿色保障。
2打破“最低价法”定标方式
教育部部长陈宝生曾表示,之所以学校跑道出现问题,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在于制度安排方面的缺失,主要是招投标制度方面,招投标都喜欢低价竞标,谁喊价低、报价低,谁中标,不是按照标准来办,没有质量意识。为此,需要在制度上作出修改,招投标制度不是按照谁报价低,就让谁来中标,要按照标准、质量要求来办。
而在此次出台的《管理规定》中,在采购管理环节上就作出了新的规定,提倡场地面层工程承建商的招标采购原则上不以“最低价法”定标。同时,严格场地面层建设工程的招标管理,明确使用财政性资金建设(公办学校)的场地面层工程,应按《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改革的若干规定》(深府〔〕73号)、《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和《深圳经济特区政府采购条例实施细则》(深圳市人民政府令第号)等相关规定,应当进入建设交易中心或政府集中采购平台招标采购,或者由建设单位按规定自行组织采购;使用社会资金建设(民办学校)的场地面层工程,其招标采购也需遵照《深圳市人民政府印发关于建设工程招标投标改革的若干规定》执行。
而在建设的过程中,《管理规定》明确全过程管理,结合《质量控制标准》的相关要求,针对合成材料场地面层建设工程的设计要求、材料管理、工程监理、施工控制、验收管理等环节制定了严格的全过程管理制度。主要要求包括:要求设计单位应当对面层(材料)提出明确的技术要求,主要原材料必须符合《质量控制标准》的要求,承建商不得擅自改用其他品牌或者更改规格型号。建立原材料进场实施“双报验”制度,要求原材料进场后应进行进场登记,场地面层工程验收合格前,未经建设、监理单位同意,原材料及其包装容器不得运离施工现场。要求建设单位必须委托监理单位对场地面层工程进行监管,并明确了监理单位的主要职责。建立严格的竣工验收制度,新竣工的场地面层工程必须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明确场地面层工程施工完毕后,必须在监理单位、建设单位、使用单位见证下,由具有相应的计量认证资质的第三方检测机构按照《质量控制标准》相关要求,对场地进行物理性能、有害物质含量检测,检测不合格的不得通过验收,并且进行相应的处理。
深圳市工务署相关项目负责人任勇表示,到目前为止,因行业特殊性,国内外各个厂家跑道材料的原料配方等生产工艺均不同,因此,加强施工建设过程的质量监控,势在必行。在深外初中部跑道建设的一年多的工作中,市工务署多次派出调研组,走访、检测了国内数十家跑道生产厂家及其产品,通过参观、学习、调研,积累了丰富数据和经验。相关部门正逐步系统地建立“塑胶跑道品牌库”,未来有望形成一批专项战略合作伙伴,以保障跑道质量始终如一达到深圳标准。
深圳市第二高级技校的运动场跑道同样是新《标准》颁布后开工建设的,而当时负责该项目监管的是深圳市建筑工务署工程管理中心四部副部长陈锋。得知深圳市将出台正式的《深圳市中小学校合成材料运动场地面层建设管理规定》,陈锋表示十分振奋。“作为监管部门,以前我们也面临着一些困惑。从塑胶跑道的生产商到跑道的建设方,可能各个环节的检测都是合乎标准的,但标准不统一,这就造成了最后呈现给家长的跑道是质量不一的。但是现在,跑道建设的各个环节都有了统一的‘尺子’。作为监管方,我们严格按照规定执行,就能保证跑道的质量过硬。这不仅是学校、家长欢迎的事情,也是我们监管部门需要的。”
3跑道施工不得在上课期间进行
在施工控制环节,《管理规定》明确指出,承建商应当在施工方案中载明达到《质量控制标准》涉及原材料配方的要求,设计、监理、建设单位按照前述配方在施工过程中对原材料的配比进行监督。承建商还应当严格按照产品配方和工艺施工,不得擅自修改设计,不得添加配方以外的任何物质。
除此之外,《管理规定》还要求场地面层工程施工严禁影响正常教学活动,且不得在学校上课期间进行。未投入使用的场地,应采取有效的隔离措施,避免对学校教育教学和师生身体健康产生影响。“其实,对于跑道问题,我们一线的体育老师也非常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3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