锂离子电池(LIB)具有高能量、高密度、长寿命和环境友好的特点,目前是便携式电子产品和电动汽车(EV)等市场中的主要电池。随着锂离子电池大规模商用,起火和爆炸事件时有发生。因此,在电池上设计并实施了机械散热和热吸收材料,保证了电池的安全。
电池热失控机理
当电池内部温度上升,而没有很好地将热量转移到周围时,会使电池温度陡然上升,并引发放热反应,会出现一个被称为热失控(TR)的过程,最终导致灾难性的损害。
如图1所示,热失控过程分个阶段进行。第一阶段,电池的状态从正常变为不正常,导致内部温度上升,过热开始发生;第二阶段,由于内部温度迅速上升,电池发生了放热反应;第三阶段,由于易燃电解液的燃烧,电池发生爆炸。LIB的TR是在强能量释放过程中伴随烟、火或爆炸而发生的。
图1LIB单元内部温度变化的影响复合相变材料
复合相变材料定义
有机相变材料作为一种储能材料,具有无过冷沉淀、性能稳定、腐蚀性低、价格低廉、易获得等优点。然而,导热系数小、密度低等缺点限制了应用和发展。相比于有机相变材料,无机相变材料具有温度范围广、潜热密度高、热导率高、成本低等特点,但也存在相分离,过冷度较大和腐蚀等问题。因此,纯PCM已不能满足实际应用的需要,研究者们开始通过一定的方法将多种PCM混合组成复合PCM,有效地结合多种材料的特性,显示出比纯PCM更多、更好的特点。目前,复合材料一般有种复合方式:有机—有机复合PCM、有机—无机复合PCM和无机—无机复合PCM。为了达到不同的要求,在实际操作中可以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制备。
复合相变材料特性优化
1、提高PCM的热导率
导热性差是限制有机材料广泛应用的重要因素。因此,开发具有强导热性和高储能密度的复合相变材料已成为研究重点。通过提高PCM的导热性,可以使热能存储和释放的速率增加,从而使系统的效率最大化。
2、提高多次循环后PCM结构稳定性
(1)聚合物基质提高稳定性。由于实际应用的限制,研究人员通过将PCM限制在聚合物基质中来稳定PCM的形状。用作支撑材料的聚合物范围很广,主要有聚丙烯酸酯、聚烯烃、苯乙烯类嵌段共聚物、多醣体和聚氨酯等。
(2)纳米材料提高稳定性。纳米技术的出现将PCM限制为纵向(1D)、界面(2D)和多孔(D)网络种形式,以实现材料的形状稳定。在形状稳定的纳米复合PCM材料中,静电纺丝纤维、界面材料和三维支撑材料等纳米结构的孔径在1~nm。
()多孔材料提高稳定性。生物质、矿物质、聚合物和黏土可以被修饰成多孔形式作为支撑材料使用。由于密度低、表面积大和孔径分布广,它们具有卓越的吸附能力,能将PCM保持在孔隙中,防止泄漏。
(4)固—固PCM提高稳定性。固-固PCM相对于固-液PCM的主要优点是相变过程中体积变化小,因此不需要支撑材料,更不容易发生泄漏。目前主要有2种固—固PCM,即聚合物和多元醇有机化合物。
基于复合相变材料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被动式热管理系统
1、基于PCM的BTMS
PCM具有较大的潜热,可以吸收LIB产生的大量热量。PCM通过相变吸热使电池组保持在最佳温度。在所有的冷却技术中,PCM因其成本低、安装方便、冷却效率高而被认为是最有效的冷却技术。通过基于PCM的BTMS实现了电池温度的均匀分布。通过使用复合PCM可以克服导热系数低的局限性,延缓热失控的时间,提高BTMS中电池温度可控性。
(1)加入碳基材料。Goli等在电池热管理中使用了带有石墨烯的PCM。结果表明,石墨烯质量分数为20%时,PCM的导热系数从0.25W/(m·K)提高到45W/(m·K)。与纯PCM相比,加入石墨烯可将电池温度降低14倍。铝、铜和镍,一般是以纤维、网格、泡沫等形式添加到PCM中。
(2)Pan和Lai提出了铜纤维/石蜡复合材料在电池热管理中的应用,如图2(a)所示。Situ等制备了单铜网增强型PCM和双网增强型PCM,如图2(b)所示。电池的最高温度为55℃,比单网增强型PCM、纯PCM和空气自然对流BTMS低4.0℃、5.2℃和19.5℃。Wang等使用铝泡沫来提高PCM的导热性,导热性能提高了倍。加入复合PCM后,在1C和2C的倍率下,电池温度分别下降了62.5%和5%。
()加入纳米材料。Zou等研究了由石蜡、膨胀石墨(EG)、石墨烯和碳纳米管混合而成的复合PCM在BTMS中的性能,如图2(c)所示:①电池周围均为纯PCM;②中央16个电池周围是含铜泡沫PCM,其余为纯PCM;③中央16个电池周围是复合PCM,其余是纯PCM;④中央4个电池周围为复合PCM,其余是纯PCM。在PCM中加入金属添加剂后,电池的最高温度降低了5%~20%,性能得到改善。
图2复合PCM在BTMS中应用(4)带有金属翅片的PCM。PCM的低导热性可以通过使用扩展表面(翅片)增加传热面积来解决。Weng等介绍了不同形状的翅片对基于PCM的BTMS的影响,如图所示。当使用自然对流方法和PCM散热时,矩形翅片更有效。当使用强制对流进行散热时,圆形翅片的效果最好。加入翅片提高了PCM的吸热率,可以提供更好的性能,未来对翅片的组合、优化排列或新型形状会进行更多研究。
图基于PCM的三角形、矩形和圆形翅片BTMS和相应的实验图像
(5)系统存在的局限性。综合考虑材料的体积膨胀率、潜热、热稳定性、泄漏等因素,石蜡是现阶段应用于锂电池热管理系统中最广泛的材料。然而,石蜡较低的导热系数严重限制了其在实际中的应用。同时,为了保证热管理系统能够满足各种极端工况,系统设计时应该考虑并应对锂电池连续高倍率充放电循环后,相变材料完全熔化为液态的情况,还应考虑相变材料的成本,均衡经济效益和性能表现。今后,新型复合相变材料的制备、工作机理仍将是研究的热点。
主动式热管理系统
1、基于液体冷却的BTMS
液体冷却比其他冷却方式具有更高的效率,但仍存在成本高、需要大的空间、需要大量的主动冷却流体的缺点。
相变微胶囊浆液和相变乳液都被应用于液体冷却系统。相变乳液具有成本低、制备方法简单、表面活性剂层界面热阻可忽略等优点,作为传热流体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Wang等利用超声波将石蜡分散到水中,制备了用于热管理的纳米乳液。与纯水冷却系统相比,在相同的流体流量下,电池表面最高温度和温差分别降低1.1℃和0.8℃。在后续研究中,该团队采用如图4所示的微通道液体冷却板,并添加纳米相变乳液对电池进行冷却。在9C倍率下,使用纳米乳液后最高温度和最大温差分别为46℃和.5℃,分别比水冷系统电池组低.5℃和1.℃。
图4相变乳液的结构及其用于微通道冷板的电池热管理系统
小结
复合相变材料在锂离子电池热管理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在冷却方式上,通过相变冷却耦合其他方式可以提高冷却效率,保证电池使用期间的安全性和稳定性。目前,基于复合相变材料的锂离子电池热管理系统还存在一些问题,如在相变过程中复合相变材料由于泄漏造成的污染,以及相变潜热储存能力的不稳定性。为了将复合相变材料冷却技术更好地用于锂离子电池热管理,还需要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研究:
(1)复合PCM性能优化的关键是提高PCM的导热系数,从而提高传热效率,增强电池间温度分布均匀性。导热性、密封性等被改进后的复合PCM具有一定的发展潜力,可以更好地满足电池热管理的温度要求和快速响应的要求。
(2)在PCM中加入金属粒子或者碳基粒子,以及微胶囊化都能增加复合PCM的热物性,但是加入其他非相变材料后,复合PCM的焓值却有所降低,因此开发焓值更大且导热率高的复合PCM应用于被动电池热管理系统将成为研究的重点。
()强制对流主动冷却虽然具有一定的优势,但是单一使用效果不佳,与其他散热方式耦合可以更好的给电池降温。无论是直接还是间接液体冷却系统,开发黏度更低、冷却效果更好的液体也是提高液冷效果、降低系统能耗的必经之路。
(4)将复合PCM与热管理技术耦合,复合PCM可以降低电池表面和系统温度的不均匀性,保证系统长期稳定工作,因此设计改进多种热管理系统与复合PCM耦合的研究被认为是电池热管理的重要方向。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4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