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小技巧
在临床病理及临床科研制片中,制备出合格优良的优质组织切片,是保障后续染色的先决条件,一张平整无刀痕的制片,往往受到材料本身、固定、气候、脱水、刀片、玻片等不同客观因素的影响,今天我们来给大家交流下我们制片的小技巧。
常规病理技术染色流程
1.脱水:按一定的切面要求对组织进行取材,固定充分,组织脱水透明完全,脱水的组织不易太厚,一般厚度在3mm左右,脱水程序可设置多个,大组织和小组织分开脱水,脂肪组织最好单独脱水。
2.加湿:南方和北方气候差异大,如空气比较干燥,切片机旁边可放置一台加湿器,增加空气中的湿度,放置切片蜡带静电,切片自然打卷。
3.刀片平整锋利:切片前蜡块预冷,选择质量比较好的刀片,道口韧性强刀口锋利,如蜡带上有刀痕,移动道口再尝试,观察还是因组织内有异物切片不完整;切片时注意组织层次、纹理、纤维、肌肉等方向与切片刀平行。避免用力过重或过轻,影响切片质量。
4.展片:保持水面清洁,展片温度要合适,一般40-42℃,对于展片困难的组织,可先在冷水中展片,再转移到温水中充分展开。
5.玻片的选择:对于不同的实验类型可选择不同黏附程度的玻片,如免疫组化实验或多色免疫荧光实验,尽量选择粘附性更好的玻片,骨及皮肤样本特殊,在某些实验中也容易脱片,可测试用不同类型的玻片,提高防脱效率。
6.捞片:玻片倾斜,从组织一端黏附到玻片快速拷起,如有褶皱可退到水槽,从新捞起。组织尽量捞片方正靠近玻片中央位置,以便后续滴染实验操作和组织全景成像。
7.存放:晾干后装盒备用,如短时间不使用后续有组化方面需求,玻片及蜡块封蜡低温保存。
8.其他:对于特殊的样本如骨组织,如脱水不完全,骨松质的位置后续染色容易脱片,调整拷片时间和温度,具体看实验需要观察的部位是否可以勉强使用;对于定位切片的样本,每切一次都需要修整蜡块,切面会发生变化,尽量一次性多切几张玻片备用。
骨组织脱钙不彻底组织内有异物刀痕展片温度不合适组织脱水不彻底优质制片优质制片完整蜡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