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来源:中国石油报」
本报记者司丽华
9月26日,看着面前摆放的《关于表彰年度科技创新成果》“小红榜”,获得操作方法创新一等奖的大庆炼化公司员工夏辉仍然很激动。在前不久结束的大庆炼化科技创新表彰大会上,98项科技创新成果得到表彰。
在科技创新路上,大庆炼化公司始终把科技创新作为建设优秀炼化企业的支撑来抓,不断完善体制机制,鼓励全员创新,开展技术攻关。
靶向攻关,破解生产瓶颈
技术创新是企业成长的必由之路。大庆炼化公司加强顶层设计,围绕生产中的难题难点靶向攻关,解决制约生产经营的关键问题。
电力系统是保障企业生产、发展的基础。随着装置规模越来越大,科技含量越来越高,对电力系统安全可靠性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大庆炼化公司实施电力系统继电保护和自动装置系统性优化,与国网公司以及中油电能上级变电所重新制定继电保护整定原则,完全满足继电保护整定的选择性、速动型、灵敏性和可靠性的要求,并且在电网发生波动或故障时,满足备用电源的快速投入和重要电动机的自启动要求,为装置恢复生产、保证安全提供可靠的电力保障。
眼睛向内,助力提质增效
提质增效升级是企业高质量发展的优选指标。大庆炼化公司从优化装置运行、降低生产成本等方面入手,眼睛向内深挖潜力。
为解决新投产30万吨/年烷基化装置反应器管束易泄漏、烷基化油产量低的问题,公司开展了烷基化装置生产优化攻关,在节约蒸汽、电力、三剂等成本的同时,增加了烷基化油产量,年提高效益超万元。在没有外委队伍及日方技术指导的情况下,公司突破技术壁垒,首次实现了聚丙烯装置挤压造粒机主齿轮箱自主维修,全面掌握了CMP型同向自清洁双螺杆挤压机主齿轮箱的维修技术。
释放优势,推动转型升级
转型升级是企业健康发展的必然选择。大庆炼化公司从优化产业结构、释放特色优势等方面入手,控油增化,用科技创新推动转型升级。
大庆炼化公司加强两套催化裂化装置操作调整和工艺优化,丙烯对重油收率达到9%以上,指标居炼化板块前列,炼油加工方案实现了由多产汽柴油向高产液态烃汽油和减油增化方向转变。增产石蜡项目开工投运,常减压装置配合调整原料收率,两套常减压装置润滑油原料收率分别达到23%、20%以上。开发生产航煤、低硫船燃、70号粗石蜡等新产品,聚丙烯专用白油替代进口,聚丙烯共聚料EPK、流延膜专用料HAM试生产成功,进一步丰富了产品种类。
“智慧”先行,为企业插上翅膀
建设“智能炼厂”,是炼油企业未来发展的方向。大庆炼化公司从提高工作效率、服务生产经营等方面入手,加强信息化项目开发应用,用信息技术推进智能炼厂建设。
为进一步拓展生产信息化管理水平,适应公司发展需要,大庆炼化公司自主对MES数据进行了开发和应用,增加生产装置采集MES数据总量,开发完成生产技术分析、生产运行管理、公用工程管理、原辅料报检管理等数据应用功能模块,实现任意时间段工艺操作、化验分析、公用工程等数据查询、趋势对比和统计分析,数据应用功能更加强大,提高了数据的准确率和实效性。目前,大庆炼化公司实现主要生产装置数据采集,数据总量从2.9万个提升至5.68万个,数据准确率超过99.8%,在炼化板块27家单位名列前茅。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8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