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信所有经历过大型手术的患者,都接受过插尿管。在临床插尿管有着一个比较高雅的名字,导尿术。它是除了进行微创及局部手术前都要进行的准备工作。
所以插尿管在大部分人看来比较难以接受,因为它属具有侵入性的操作,需要将一个软管通过患者尿道慢慢倒进旁边进行尿液直接引流,不影响身体状况,但会产生强烈的排斥反应。
插尿管和打针是完全不同的感觉,虽然都是物质入侵,但患者需要承受巨大的痛苦折磨很多人正是因为害怕插尿管,所以选择拒绝手术。
尿管属于无污染无公害且消毒彻底的橡胶管路,根据患者膀胱内尿量手术时长以及体重,在管道上涂抹相对应的麻醉剂量,缓缓摩擦着插入膀胱,宽度保持在5毫米左右,患者在麻醉剂的影响下不存在痛感。
如果患者有以下几种情况,需要插尿管:
进行全麻手术过程中患者的意识模糊不清晰,根本没办法受中枢系统传导影响,自行排尿,医生需要在保障患者健康的基础上监测新尿量。
患者体内尿液未排尽,有着膀胱尿液潴留的现象,甚至伴随生殖器官炎症。
年龄太大,对于膀胱的调动性不强,同时存在较高的手术风险,必须要插尿管,减少风险性。
曾经在生殖器官做过钡餐造影。
一般情况下,如果手术整体比较简单,且临床医生经验充分,不超过三个小时,不在泌尿系统周围动刀,那么没必要插尿管,患者体内进行到水液代谢完全可以进行尿留置。
手术需要插尿管的患者多在一周或15天内拔除,在这个卧床休息的阶段里,我有专人每天进行消毒清理清洁。
多数人手术醒来发现自己底下插入了尿管,膀胱为了保护人体,开启自我排异机制,从而出现肌肉抽搐生理性回弹的现象,短期内出现放射性疼痛,摩擦性疼痛甚至尿液无法正常排出的现象,非常折磨人。
为什么要在手术过程中插尿管呢?
为了保护膀胱
正常人的膀胱容量在~毫升,但一个人体的日常饮水量高达1~毫升,加上身体各大血液运转净化等情况,尿液多固定在毫升左右,甚至有些人代谢能力好,可高达毫升。膀胱的主要功能就是用来储存尿液,一旦尿液撑起,膀胱会刺激神经系统发出排尿信号,如果久久不排,会造成肾盂水尿液回流。
进行时间较长的大型手术,患者处于全部麻醉状态,自己的排尿意识早就被切断了,即便意识到想排尿也根本无能为力,所以为了避免手术过程中出现风险,保护膀胱不被尿憋坏,需要插尿管进行引流。
确保手术安全
任何手术都有风险,医生的存在是降低患者痛苦,减轻风险,从而确保正常手术成功。所以手术过程中很多微小的细节都会直接刺激患者,影响整体治疗效果,而这些小问题早早准备好,能省去很多麻烦。
简单来说,如果患者需要进行腹腔手术插好尿管后帮助尿液流出,如果被插尿管会导致膀胱囤积,大量尿液变得充盈肿胀。整个手术过程不能顺利进行,甚至还挤压了周围器官组织,影响整个效率。
维持体内水液平衡
患者插入尿管后,一方面连接自己的膀胱,另一方面则是连通尿袋,尿袋上有患者排出的尿液量,标注着明显刻度尺。通过对照刻度尺,能明确知晓患者尿量多少,从而补充水分或生理盐水,避免水分流失过多,电解质损耗严重,出现脱水现象。
同时还能帮助医生了解患者的肾脏代谢情况,是否出现了尿液堵塞,尿结石。
避免排尿困难
如果异常手术需要患者憋着尿,那么后期会出现排尿困难,膀胱回弹力度不佳的情况。单纯忍耐一周或15天要到过去拔掉尿管,患者能很好地适应排尿缓解,对于膀胱也不会造成任何影响,反而绿色健康安全。
温馨提示,所有插尿管的行为都是由专业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只有临床经验丰富才能帮助患者插尿管,所以大家没必要小心翼翼,谨慎细微。这个操作都是在麻醉状态下进行,放宽心态迎接手术。
拔尿管时会在尿道周围涂抹石蜡油或者麻醉剂拔出时迅速只有一阵火辣感,一段时间后就能自行缓解。如果比较在乎自己的隐私问题,感觉插尿管不好意思,完全可以找寻同性医护人员帮助自己,别藏着掖着。
麻药劲过去了,尿道肿胀,火辣疼痛,有摩擦感,尿不出来,一定要多喝水,多吃些绿叶蔬菜水果,加快排尿。这样能有效预防炎症发生,同时帮助消肿止痛,平稳内部水油代谢。
对于医生来说,插尿管是一个非常正常的行为,只要操作稳当没啥风险,最希望的还是患者能在心理层面上别太在意。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223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