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
在组织学中,最常用到的有石蜡切片与冰冻切片。两者各有优缺点,在实验的应用上也有所不同,比如石蜡切片常用于进行免疫组化实验,冰冻切片常用于免疫荧光实验。而两个实验都是应用免疫学基本原理——即抗原与抗体特异性结合的原理,通过化学反应使标记抗体的显色剂显色来确定组织细胞内蛋白质,对其进行定位、定性及相对定量的研究。
下面详细介绍下两种方法的异同点
一.石蜡切片石蜡切片组织学常规制片技术中最为广泛应用的方法。常用于观察正常细胞组织的形态结构。一般的组织从取材固定到封片制成玻片标本需要数日,但标本可以长期保存使用,是一种永久性显微玻片标本。
1固定:将新鲜组织切成小块,固定于4%多聚甲醛过夜。原理:固定时间则根据材料块的大小及松密程度而定。固定可以凝固组织中的物质成分、终止细胞的一切代谢过程、防止细胞自溶或组织变化,尽可能保持其活体时的结构。同时能使组织硬化,有利于切片的进行。2脱水:为了减少组织材料的急剧收缩,应使用从低浓度到高浓度递增的顺序进行经70%、85%、95%直至纯酒精(无水乙醇),每次时间为1小时。原理:固定后的组织材料需除去留在组织内的固定液及其结晶沉淀,否则会影响后期的染色效果。原因在于透明剂多数是苯类,苯类和石蜡均不能与水相融合,水分不能脱尽,苯类无法浸入。酒精为常用脱水剂,它既能与水相混合,又能与透明剂相混。3透明:常用的透明剂有二甲苯,二甲苯是石蜡的溶剂。此步最好在通风厨进行。原理:纯酒精不能与石蜡相溶,还需用能与酒精和石蜡相溶的溶剂,替换出组织内的酒精。材料块在透明剂浸渍过程称透明。4浸蜡:先把组织材料块放在熔化的石蜡和二甲苯的等量混合液浸渍1小时。
先后移入2个熔化的石蜡液中浸渍1小时左右。
原理:使石蜡浸入组织而起支持作用。5包埋:以少许热蜡液将其底部迅速贴附于包埋盒内上,然后置于速冻台,让石蜡固定。6切片:切片刀的锐利与否、蜡块硬度是否适当都直接影响切片质量,可将蜡块至于冷水中改变蜡块硬度。通常切片厚度为5微米,用毛笔轻托轻放在37度水浴中展片。7贴片与烤片:将水浴中展片捞至玻片上铺正,然后将载玻片放入37℃温箱中干燥。8切片脱蜡及水化:干燥后的切片置于二甲苯中进行脱蜡,然后依次使用从高浓度到低浓度递减的顺序进行经纯酒精、95%、85%、70%进行水化。原理:切片需脱蜡及水化才能在水溶性染液中进行染色。用二甲苯脱蜡,再逐级经纯酒精及梯度酒精直至蒸馏水。9染色:染色的目的是使细胞组织内的不同结构呈现不同的颜色以便于观察。经典的苏木精和伊红:细胞核被苏木精染成紫蓝色,多数细胞质及非细胞成分被伊红染成粉红色。实验操作简单。
免疫组化:指带显色剂标记的特异性抗体在组织细胞原位通过抗原抗体反应和组织化学的呈色反应。
二.冰冻切片冰冻切片,优点是能够较好的保存组织的抗原免疫活性,做免疫组化时不需抗原修复这一步。缺点是细胞内易形成冰晶而破坏细胞结构,可能会使抗原弥散。因其制作过程较石蜡切片快捷、简便,而多应用于手术中的快速病理诊断。冰冻切片相比较于石蜡切片简单易行,一般进行固定脱水后,固定于包埋剂就可以在冰冻切片机进行切片。有些新鲜标本可以直接取材后,冷冻托涂包埋剂后置于冷冻托上速冻,冻好后立即切片。
冰冻切片最重要的是防止样品中冰晶的出现,一般可以通过速冻的方法使组织温度骤降,减少样品内冰晶的形成。也可以将组织置于20%~30%蔗糖溶液l~3天,利用高渗吸收组织中水分,减少组织含水量。
“医学方”始终致力于服务“医学人”,将最前沿、最有价值的临床、科研原创文章推送给各位临床医师、科研人员医学方已推出“实验室那些事儿”“SCI写作技巧”“文献精读与解析”“医学英语轻松学”“国自然基金申请”“临床数据挖掘”、“基因数据挖掘”、“R语言教程”、“医学统计学”、“微创动物实验培训”等多个专题课程,如需了解课程详细推文,可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