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电灯发明以前,蜡烛曾经是重要的照明用品。小朋友过生日的时候,爸爸妈妈往往买来生日蛋糕,在蛋糕上插上和年龄数相等的红蜡烛……点燃一支蜡烛,确实是一件极普通的事。但是,你是否仔细观察过蜡烛的火焰,注意过蜡烛燃烧的过程?这里面包含着许多有趣的学问哩!
让我们先做个简单的小实验。取一根火柴杆,横着放入蜡烛火焰里。你会发现,放在火焰外部的那部分火柴杆先烧着。蜡烛火焰的各部分不一样吗?是的。仔细观察一下蜡烛火焰的构造,可以看到烛焰是由三部分组成的:最里面的一层比较灰暗,称为焰心;中间的一层最明亮,称为内焰;最外面的一层比较透明,或略带淡蓝色,称为外焰。烛焰的分层是和蜡烛的燃烧过程密切相关的。普通蜡烛是用石蜡制成的,烛芯是棉纱做的。当我们把蜡烛点着时,烛芯附近的石蜡就熔化成液体,液体石蜡受热变成蒸气,石蜡蒸气燃烧才形成火焰。
在焰心部分有较多的石蜡蒸气。我们可以用一根细玻璃管,一端放进焰心,另一端斜向上方,这时可以看到有白烟(石蜡蒸气)从管子里冒出来;用火柴点燃它,可以在管口得到一个小火焰。由于燃烧不完全,所以焰心部分的温度比较低。在内焰,由于空气的供应不够充足,燃烧不完全,石蜡蒸气受热分解,产生了不少碳的微粒。这些碳粒在灼热时,就发生了明亮的强光。所以,内焰是最明亮的部分,但是温度却不是最高的。
在外焰,由于空气供应充足,燃烧完全,因此温度最高。横着放进烛焰的火柴杆就是在外焰的那一部分先烧起来的。实验室里常用酒精灯和煤气灯加热物品,它们形成的火焰也都分为三层,当然,由于燃料不同,燃烧时的火焰温度也是不一样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810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