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由于中国大部分梨产区所栽培的梨树品种的老化,管理粗放,过分追求产量,致使品质下降,梨果销售不畅,市场价格一路走低,随着果业的发展,梨的新品种不断涌现,很多新品种,如玉露香、黄冠梨、黄金梨、水晶梨、丰水梨、新高梨、圆黄梨、爱君梨和绿宝石梨、晋蜜梨等,市场行情看好,为适应市场需求,必须发掘和利用现有的梨树资源,利用部分(50%以上)老品种梨园,采用结果早、见效快、效益高的大树高接换优的方法,进行品种更新改良,优化品种结构,是使广大梨农尽早摆脱困境,走上优质高效,实现富裕的一条有效途径.梨树的经济寿命较长。
大树高接换优后,树冠恢复快,结果早,经济效益高,但是高接换优的砧木树龄须在30年生以内,这样经多头高接换优后,两年内树冠即能恢复,并且营养生长旺盛,当年新梢生长量均在1米以上“高接病”很少发生,否则接口愈合慢,“高接病”较多,恢复难,易死树,失去高接换优意义,据报道梨树高接换优时,大部分砧穗组合高接表现较好,少数组合表现不好,如丰水梨高接在子母梨、绵梨树上,后期表现不亲和,死亡现象严重应当引以为戒。
一、高接前的准备工作在对梨树进行高接换优前,首先要采集或购买接穗,准备嫁接工具,对砧木树进行清理修剪等,1.高接前砧树的管理:在高接的前一年,要加强对准备高接树体的肥水管理,加重外围枝的疏除量,控制产量:促使树体下部的小枝复壮或抽生萌蘖枝.搞好病虫害防治,防止早期落叶,以利于提高高接成活高接前要准备好劈接刀、手锯、剪枝剪、芽接刀、绑扎塑料和系、砧穗塑料保护袋和保护剂等嫁接工具,2.高接工具和材料的准备二百零五率和接后的健壮生长,3.接穗的收集与贮藏瞋接穗是高接时嫁接于砧木上的枝或芽,它是形成树冠的基础,亦是高接能否成活及栽培成功的前提。
为了确保品种优良纯正,接穗的收集应到国家正规科研单位和院校的无病毒良种母本园或采穗圃中,结合冬季修剪,选择树体健壮、发育充实、芽体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枝条采集接穗,按品种、数量标明后扎成捆,并绑缚标签,注明品种,然后于背阴处挖一深50~60厘米的沟,或找一个地窖,将接穗放于干净、湿润的河沙中埋好贮藏(贮藏条件同层积处理条),春季嫁接时,将接穗取出,清水浸泡数小时后,按所需芽数(3~5芽)及长度)(10~15厘米),剪成小枝段,并将它芽尖朝下地在90~℃的石蜡液)中速蘸一下,使其表面大部分(除蘸蜡手持的部位)均匀蘸布一层薄蜡,以防接穗失水而影响接后的成活(单芽嫁接和带木质部芽接无须蘸蜡),接穗采用蜡封法贮藏效果也很好。
具体做法是:在60~80℃C熔化的石蜡中速蘸两端,然后放在0~3℃低温下贮藏,翌春取出使用,4.高接砧树的修剪为保证通风透光和优质果的生产,对于需高接的梨砧树进行整形修剪时,应本着既不改变原有树形,又降低结果母枝分枝级次,提高树体通风透光性的原则,应将过多的骨干枝去除,尽量减少骨干枝的数量,只留主枝,不留侧枝,并将竞争枝、密集枝、病枝、弱枝及高级次枝、主枝背上、背下的分枝等予以梳理,以调整好树体结构.主枝两侧的分枝,同侧每隔25~30厘米,选留一个分枝(砧枝),其余枝条予以疏除。
所留砧枝过于粗大的,由于嫁接部位面积过大,操作难度大,嫁接成活率低,即使嫁接成活,其接口也易受病菌的侵染,长期得不到愈合,新梢后期生长较差,并且常被人为或大风从接口处折断,对以后的生产管理留下隐患,因此要求选留砧枝的粗度,应为1~4厘米,并在离基部5~15厘米处剪除(以待嫁接),砧枝嫁接的部位,应接近主枝(骨干枝),在砧枝的下部或基部进行嫁接成活后,经过1~2年,伤口可以完全愈合,新梢生长量可达1米以上,砧枝间距离较大的,可采用腹接的方法,直接在主枝上嫁接,砧树的修剪应在砧树萌芽前进行。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40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