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学习方法
重在严谨的学习态度、高效的学习方法、合理的学习训练
具体方法如下:
1.结构决定性质
(1)“原子结构决定化学性质”。就是以原子结构,单质氧化性还原性强弱为起点,分析对应的酸碱盐等的性质的相似性和递变性
比如:第IA族,除了H之外的,上到下,LiNaKRbCs活泼性,熔沸点,对应碱的碱性,保存方法,和水或氧气的反应难易和现象剧烈程度,以及常见LiNa的保存异同点等
(2)“有机物官能团的结构决定有机物的性质。即亲水基团、憎水基团对水溶性的影响,官能团的断键、成键机理和官能团结构之间的相互影响对有机物化学性质的影响。
总体来说,微粒的微观结构特点,决定了宏观体现出来的特性,为了能够掌握本质,熟练应用知识,应从根本入手,理解知识本质。
2.异同点对应,规律的变化。
抓“相似性、递变性、特殊性”等规律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是一种典型物质的学习。因“一族”或“一类”物质结构上的相似、递变与差异,决定了它们在性质上的相似、递变与差异。这样的学习方法,既轻松、易学、线索清晰,又在类比、对比、归纳中掌握了新的知识
比如:同周期,左→右,第一电离能增大趋势,因为半满,全满结构导致个别元素原子第一电离能格外大一些,所以不是逐个增大,而是增大趋势。那么半满和全满就是递变规律中的特殊类别。
3.以各种线索构建知识网络
突出“关键词”,提取本质,进行归纳对比,复杂知识简单化。按照不同的线索,根据不同的角度,形成知识体系,将基础知识通过点线面连成知识网络。
最常用也最简单的,就是以点带点,具体方法是,每一次做题都圈关键词,简单的标注,积累,在平时做题的时候,考到类似的考点,就把相关的所有考点过一遍,以达到对考点强化熟悉的目的。举个例子,比如上次考到了Na保存在煤油或者石蜡油中,这次考Li只能保存在石蜡油中,这次考的时候,应该把Na上次考的也想一下,甚至简单标注一下,接着还可以想Na的性质,Na分别和水与乙醇反应现象不同,关键是什么---羟基活泼不同,那Li和Na分别和水反应现象也不一样,关键是什么金属性差异,······
4.训练化学思维能力
锻炼思考方式,即题干→条件,条件→信息,信息→答案。题干→条件即提取能力,条件→信息→答案则需要化学思维能力,可以短时间内通过刷大量同类型习题锻炼。
5.注重观察能力、实验能力
对于一些专题,能做实验的尽可能做实验,如果真没条件实验的,也应看实验视频,把步骤捋一遍,在脑子里有个框架,然后往里填每一步需要注意的事项和常考点,以及哪里是可以改进创新的部分。
6.加强自学能力
刚从初中过来的同学,自学能力相对较差,相当一部分同学用看小说的方法读课本,由于抓不住要领,常常读过后一无所获。但是,从高中每节课的信息量和文字叙述的特点来看,没有阅读能力、自学能力的提高,要真正登上高中学习的台阶是不可能的。因此,对于高中学生应将知识构建的责任交给学生,要结合教材内容,设置阅读提纲,通过阅读领会教材精髓,进而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以及构建知识的能力。这个真的很重要,自学能力,比如预习,要尽可能能抓住核心要点,分析考点考法。
在校学习方法指导:
1、坚持课前预习,积极主动学习-对于理化生,尤其是理化,预习很重要-要形成良性循环
课前预习的方法:阅读新课、找出难点、温习基础
(1)、阅读新课: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
(2)、找出难点:对不理解的地方做上标记--心理学有个“酝酿效应”,有兴趣的可以去查查
(3)温习基础:作为学习新课的知识铺垫
预习的自的:掌握自己能掌握的,知道自己不能掌握的,提高课堂效率
2、重视课内学习,提高课堂效率
课内学习的方法:认真听课,记好笔记--笔记很重要,要不同颜色的笔,条理清晰,重点考点突出
(1)认真听课:注意力集中,积极主动地学习。当老师引入新课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注意听听老师是怎样提出新问题的?当老师在讲授新课时候,同学们应该跟着想想老师是怎样分析问题的?当老师在演示实验的时候,同学们应该认真看看老师是怎样进行操作的?当老师在对本节课进行小结的时候,同学们应该有意学学老师是怎样提炼教材要点的。
(2)记好笔记:详略得当,抓住要领来记。有的同学没有记笔记的习惯;有的同学记多少算多少;有的同学只顾记,不思考:这些都不好。对于新课,主要记下老师讲课提纲要点以及老师深入浅出,富有启发性的分析。对于复习课,主要记下老师引导提炼的知识主线。对于习题讲评课,主要记下老师指出的属于自己的错误,或对自己有启迪的内容。或在书的空白处或者直接在书里划出重点、做上标记等,有利于腾出时间听老师讲课。此外,对于课堂所学知识有疑问、或有独到的见解要做上标记,便于课后继续研究学习。
课内学习是搞好学习的关键。同学们在学校学习最主要的时间是课内。在这学习的最主要时间里,有些同学没有集中精力学习、有些同学学习方法不讲究,都会在很大程度上制约学习水平的发挥。
3、落实课后复习巩固课堂所学,课后复习是巩固知识的需要。常有同学这样说:课内基本上听懂了,可是做起作业时总不能得心应手。原因在于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还没有真正或全部理解。这正是课后复习的意义所在。
4、课后复习的方法如下
(1)再阅读:上完新课再次阅读教材,能够“学新悟旧”,自我提高。适当的“过度学习”提高效果
(2)“后”作业:阅读教材之后才做作业事半功倍。有些同学做作业之前没有阅读教材于是生搬硬套公式或例题来做作业,事倍功半。-先复习知识点,再做题巩固
(3)常回忆:常用回忆方式,让头脑再现教材的知识主线,发现遗忘的知识点,及时翻阅教材相关内容,针对性强,效果很好。--化学碎知识小知识点比较多,要多翻看,不是集中时间一次看很久,而是一次看一遍就行,次数要多!
(4)多质疑:对知识的重点和难点多问些为什么?能够引起学习、再思考,不断提高对知识的认识水平。
(5)有计划:把每天的课外时间加以安排:把前一段学习的内容加以复习: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
5、有心有意识记,系统掌握知识
有意识记的方法:深刻理解,自然识记:归纳口诀,有利识记:比较异同,简化识记:读写结合,加深识记。
有意识记是系统掌握科学知识的途径。有意识记的方法因人而异、不拘一格。形成适合自己的有意识记方法,从而系统掌握科学知识。
课余时间:
适当增加课外阅读,了解科技前沿热词
课外阅读是了解外面世界的窗口!外面的世界真精彩,同学们应该增加课外阅读,不断拓宽知识领域,以适应当今的信息时代。
课外阅读的方法:选择阅读:上网查找:注意摘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72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