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优势 >> 正文 >> 正文

樟子松种植樟子松良种繁育技术,培育优良的

来源:石蜡 时间:2023/11/12
北京中科白癜风医院圆梦征程 http://m.39.net/disease/a_6501060.html

为达到净化空气,提高植被覆盖率的目的,植树造林日益受到全社会的重视,樟子松是我国建设“三北”防护林时所使用的主要树种之一。就树种选择、繁育区域的划分、培育技术做了重要论述。

樟子松属于赤松的变异品种,其主要分布于我国东北、内蒙古等低于m海拔的区域。樟子松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可以在寒冷、干旱的区域内生长,且对于土质没有较高要求,能够在沙区中生长。正因如此,我国林业部门逐步加大了樟子松良种繁育技术研究力度,以求通过低成本换取更好的繁育效果。

1树种选择

树种选择以高质量的天然林和人工培育的林种源为主,且鉴于所需树种的目的是为了达到培育良种的效果,应优先考虑高生产力的种源。选择过程中可以采取的方式和标准较多,如回归线法、对比法等,且在不同的地区,可以根据其基本特征进行灵活变更,而在标准地的规划中,需要优先选取椭圆形的标准地,能够减少客观环境对樟子松的生长影响,为其创造良好的生长环境。树间距的控制也是关键所在,一般树间距为树高的10倍,且优树之间不得存在任何血缘关系。优树的选择标准:首先,优树本体标准符合樟子松的基本高度、维度标准,并优先选择较为高大的树体。同时,定期观察目标树群的生长速度,生长速度越快,树体需要高于同林中平均分5%,树体胸径高于10%,且满足树体标准为佳。其次,优树的树体不得遭受任何形式的机械损伤,且不存在病虫害问题。

采集接穗时,应优先选择树冠外围的当年生枝条,采穗时间一般为每年的1~2月,若气温较为寒冷,可适当延迟采穗时间。枝条采集完成后,使用石蜡对剪口处做处理,以免枝条内部的水分流失过快而造成枝条死亡,且枝条的存储需要满足特定的温度环境,并注意保护枝条。嫁接苗的培育使用营养袋即可,当其生长情况满足嫁接的基本条件,即可采用特定的嫁接方式,嫁接时间在每年的4~5月。

2繁育区域的划分

2.1种子生产区

生产种子时,需要分析种子的性状,并根据家系特征进行排序,且排序时需要确保种子性状满足3个以上家系特征。随后选取优良的品种进行嫁接繁殖,并建立若干个无性系苗木培育区,单一培育区内需要保持30株以上的苗木,并尽量将无性系区别的苗木分布在同一区域内,从而创造良好的交配环境。

2.2基因库

基因库的建设目的是为了保证生产区正常运行,基因库需要存储生产区所生产的优质基因资源。同时,基因库还包含试验区域,便于后续开展杂交试验。

2.3测试区

测试区主要用于子代测定使用,良种培育基地需要根据自身的经济条件、技术条件等因素,开展符合实际需求的杂交设计。在杂交试验过程中,需要根据樟子松花期间的表现,有针对性地采集花粉。试验组的划分需要采取完全随机的方式,苗株的前后间距需要保持3m的距离。

2.4示范区

示范区一般建设在培育基地交通较为便捷,且具有良好示范效果的区域。示范区一般包括良种示范区和普通种示范区2部分,其目的是为了实现对比的效果。良种示范区所使用的种子为培育基地自主研发培育的良种,而普通种示范区则以当地市场可以购买到的商品种子为主。同时,示范区内部需要设置标志牌,标志牌上需要包含良种的类型介绍。

3培育技术

3.1种子处理

播种前,需要提前5d对种子进行预处理。首先,全面清洗种子,确保种子表面无杂质附着,随后使用0.5%的高锰酸钾消毒2h。清洗消毒后将种子完全浸泡在水中24~48h,浸泡完成后,即可将种子均匀摊铺至细筛上,并放置于室内进行催芽,且催芽过程中需要确保室内的温湿度及种子表面湿度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一般情况下,种子在进入催芽状态48h时会出现裂嘴现象,当裂嘴总量占种子总量的1/3时即可播种。

3.2播种

樟子松播种时间在5月上旬,若出现异常天气,可适当延长播种时间。同时,播种时需要优先选择在无风、无雨的晴天进行,以便于后续各项工作的开展。播种时,需要以床为单位划分种子,并将种子均匀播种于床面,并做覆沙处理,沙子厚度为0.5cm,且沙子覆盖需要保持均匀性。随后喷洒除草醚乳液,用草绳将稻草固定,保证种子生长环境的温湿度,且能够起到防风效果。稻草覆盖完成后浇水2次,7~10d即可出苗。

3.3栽植

栽植前应提前对栽植区域进行整地,为樟子松幼苗生长提供良好的土壤环境,并根据土壤养分结构的组成,适当添加肥料,提高樟子松生长效率。整地时清除土壤中所包含的草根、石块等杂物,若种植区域土质较差,可通过土质整治或换土的方式达到改良效果。需要严格按照特定的流程栽植,动作小心谨慎,以免苗木底部的土球松散破碎,捆绑苗木的侧枝。同时,还应及时根据天气状况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通过使用遮阳网、蒸腾剂,避免苗木水分流失。

3.4养护

首先,需要定期对樟子松做除草处理。锄草可以有效调整土壤的疏松度,保证其通气良好,提高水分和养分利用率,同时,草地属于病虫源的组成部分,锄草可以减少病虫害对樟子松的威胁。其次,根据土壤养分的构成及樟子松生长需求适量施肥,要在考虑自然降水的情况下进行追肥,若无自然降水应在追肥后及时浇灌,最大程度发挥肥力。从樟子松习性角度来看,不宜在高湿度的环境下生长,若出现强降水或大量降水现象时,应及时清理地面积水。最后,樟子松定植后应及时调查成活率,空缺的使用同性系植株补植。

4结语

综上所述,在国家的大力支持及林业科技不断进步的背景下,我国樟子松良种繁育技术获得了较大的突破,不仅可以达到培育良种的目的,且良种培育成本也得到了有效控制。樟子松较强的适用能力,可以在多种复杂的环境下种植,这对于调整我国林业结构,开展植树造林工程,改善沙漠化现象,增加植被覆盖率有着积极作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64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