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优势 >> 正文 >> 正文

七年级上册科学总复习十一

来源:石蜡 时间:2022/8/17

熔化与凝固

1、物质的存在状态通常有三种:气态、液态、固态,物质的三种状态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转化,这种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我们把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凝固是熔化的逆过程,凝固过程要放出热量,熔化过程要吸收热量。

3、具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做晶体,没有一定的熔化温度的物体叫非晶体。

晶体和非晶体的主要区别是:是否具有熔点;

无论是晶体还是非晶体,熔化时都要吸收热量。

4、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A熔点。它是晶体的一种特性。

5、晶体在凝固过程中温度保持不变的温度叫做B凝固点。

同一晶体的A熔点和B凝固点是相同的。

6、

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保持不变。

熔化特点熔化条件:达到熔点,吸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吸热,温度逐渐升高。

凝固过程放热,温度保持不变

晶体

凝固特点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放热。

非晶体:熔化过程放热,温度不断降低。

7、在晶体加热熔化过程中,熔化前温度逐渐上升,固态;熔化时温度保持不变,状态为固液共存;熔化后温度逐渐上升,液态。(注:熔化时间不是加热时间。)

8、区分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和凝固图像的标志是:看T-t的图像中有没有一段平行于横轴的等温图像。

9、萘的熔点是80℃,硫代硫酸钠的熔点是48℃。水的熔点是0℃

10、晶体举例:金属、冰、水、海波等非晶体举例:松香、石蜡、玻璃、塑料、橡胶等。

汽化与液化

1、物质由液态变气态的过程叫做汽化,物质由气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做液化或凝结。

2、汽化吸热,液化放热。

3、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蒸发和沸腾。

蒸发是在任何温度下进行的汽化现象;

沸腾是在一定温度下,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发生的剧烈汽化现象。

沸腾特点:在一定温度(沸点)下进行,低于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上升,不沸腾;在这个温度时,液体吸收热量,温度不变,沸腾。

沸腾的条件:(同时具备)a液体的温度达到沸点;b继续吸收热量。

蒸发是在液体表面进行的,沸腾是在液体表面和内部进行的。

4、蒸发的三个影响因素是:液体温度高低、液体的表面积大小、液体表面空气流通快慢。

5、蒸发时,液体的温度降低,周围环境的温度降低。

温度计从酒精中取出后示数将先下降后上升。

(下降是因为玻璃泡上的酒精在蒸发时要吸收热量,后上升是因为酒精蒸发完后回到室温)

6、液化的方法有:降低温度、压缩体积。

7、电冰箱就是利用低沸点的冷凝剂在汽化时,从冷冻室吸热,又利用压缩机将气体的冷凝剂液化,向外放热,而将从冰箱的冷冻室“搬”到冰箱外面的。

热管温控技术,管内工作的液体在高端汽化吸热,在低端液化放热。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331.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