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鑫珹
编者按
青春无悔,奋斗光荣。4月19日,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省卫生健康委员会、省中医药管理局联合印发《关于表彰全省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先进个人的决定》,在名受表彰的白衣战士中,5名“90”后榜上有名。他们展现出青春年华的别样风采——在奉献中实现自我,在拼搏中砥砺人生,堪称年青一代的优秀代表。值此五四青年节来临之际,我们为奋斗的青春作传,为战“疫”英雄喝彩。
湖南日报·华声在线记者易禹琳
柳鑫珹,年4月生,医院护士,湖南第一批支援黄冈医疗队队员,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ICU重症病房危重症患者一线救治人员。
“3人守着14个病人,病房的呼吸机和心电监护仪整夜不停地报警!”4月28日,柳鑫珹从黄冈回湘已经37天,在医院上班已一周,但在黄冈大别山区域医疗中心ICU重症病房工作的场景还时常出现在他的梦境里。谁能轻易忘记在黄冈奋战的55天呢?
1月27日,正月初三。听说黄冈需要人支援,从邵阳学院护理系毕业、在ICU病房工作两年多的柳鑫珹第一个报了名,1月28日,就奔赴了黄冈。
在黄冈最困难的时候,湖南医疗队来了,但柳鑫珹没想到自己遇到的第一个困难是,这里防护物资短缺,需穿XXXL衣服的他找不到合身的防护服,手套也太小。在重症病房里,他采血、吸痰、测量记录生命体征、处理执行医嘱,帮助患者翻身、喂药、喂饭、擦澡,或帮昏迷病人胃管鼻饲。柳鑫珹怕把防护服撑破,不敢弯腰,很多工作只好跪着做。护目镜、N95口罩、三层手套,工作服、隔离服外再罩防护服,体重多斤的柳鑫珹被裹得密不透风,防护服内的汗水,护目镜上的雾气,操作像“云中取物”,一个6小时的班下来,他觉得自己要瘫了一样。
其实,看上去笨拙的柳鑫珹是个灵活的胖子。作为组内唯一的男护士,他揽下了搬东西、分发饭菜、倒垃圾等脏活累活。对病人,他格外心细。一进病房,先会观察患者情绪。元宵节那天,一位戴着呼吸机的老人有些落寞,他一口一口喂了几颗元宵。给病人放置胃管时,没有石蜡油,他就用生理盐水,慢慢地润滑患者的鼻腔,小心翼翼地反复抽吸,并将胃管末端置于盛满水的治疗碗内,直到冒出气泡,才给患者喂食……很多患者给这位体贴的湖南小伙竖起大拇指。
鼻子压破皮又红又肿,两只手都是一条条红色皲裂的口子,结束一天高强度的工作回到宾馆,柳鑫珹觉得精疲力尽,长时间的紧张焦虑又导致他严重失眠,一度需要药物才能入睡。但看到一个个患者治疗后好转或出院时洋溢在脸上的笑容,柳鑫珹又为自己的职业自豪。在黄冈,柳鑫珹郑重向党组织递交了入党申请书:“我是医护人员,穿上这身衣服我就有责任。有决心、有能力完成此次救治任务,决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3月18日,湖南医疗队在黄冈收治的最后一名患者治愈出院。患者赞不绝口:“竖一个大拇指不够,要两个大拇指。”3月22日,“黄冈市荣誉市民”柳鑫珹随湖南援助黄冈医疗队返湘。
回湘隔离后,天天有同事请柳鑫珹吃日思夜想的邵阳米粉。爸爸苦练厨艺,把他爱吃的辣椒炒肉炒出了高水平。在黄冈,为保持体力和增强抵抗力,柳鑫珹不敢瘦,每餐都要强迫自己吃饱,回邵阳后,运动加节食,瘦了7公斤。
寒冬去,春深回。黄冈55天,具体的人和事,柳鑫珹都记得不太清了,但他说,那段经历让他骄傲,值得一辈子铭记,也深深影响了他。原来有些“佛系”的小伙子现在对生活充满了热情,各种新事物都想去尝试。
原载《湖南日报》(年5月4日03版)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908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