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物态变化
冰、水、水蒸气是水的三种状态;冰霜雪冰雹是固态,雨雾露“白气”是液态水,水蒸气无色透明,是看不见的,是气态。
自然界中的物质,通常以固、液、气三种状态存在。
物态变化:物质从一种状态变成另一种状态叫物态变化。
1.熔化:物质由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熔化。
比如:冰熔化成水,蜡烛熔化成液体,巧克力熔化成液态。
2.凝固:物质由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
比如:水凝固成冰,流下来的蜡油又凝固成固态蜡,岩浆喷出地表后的熔岩(液态)凝固成固态岩石。
下面我们探究物质熔化时需要什么条件?
探究:海波(硫代硫酸钠)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变化的规律。
海波和热水之间存在温度差能发生热传递将固态海波(硫代硫酸钠)磨碎装入试管中,按图组装好实验器材,每隔一分钟记录一次温度,同时观察海波的状态,并记录数据。
海波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将数据用描点法描绘在温度—时间图像中。由图像可以看出,AB段:固态海波吸收热量,温度升高;BC段:固态海波到达48摄氏度逐渐由固态熔化成液态,熔化过程中的海波是固液混合态,海波持续吸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D段是液态海波继续吸热,温度升高。(海波的温度比热水低,发生热传递的时候,低温物体吸热)
从图像可以看出海波的熔化特点和熔化条件。
如下图所示,观察石蜡的熔化过程。
将石蜡用刀削成小薄片状装入试管中,观察石蜡的熔化特点。
石蜡在熔化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石蜡在熔化过程中吸热,逐渐变软,黏稠再变稀熔化成液态,温度一直升高。
根据物质熔化过程的特点不同,把固体分为晶体和非晶体。
将60摄氏度的液态海波放在我们的教室里(室温20摄氏度),液态海波将逐渐凝固。
AB段:高温的液态海波放热,温度降低;BC段:到达48摄氏度时,海波逐渐由液态凝固成固态,在凝固过程中海波放热但温度保持不变;CD段:固态海波继续放热,温度降低。
如下图所示,对比海波和石蜡的凝固图像。
如下图所示,对比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像。
不能用铝做容器来熔化铁,是因为铁的熔点比铝高。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74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