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资源 >> 正文 >> 正文

土壤样品的制备和保存

来源:石蜡 时间:2023/11/6

一、概述

从野外取回的土样,经登记编号后,都需经过一个制备过程一-风干、磨20细、过筛、混匀、装瓶,以备各项测定之用。

样品制备目的是:D别除土壤以外的侵人体(如植物残茬、昆虫、石块等)和新生体(如铁锰结核和石灰结核等),以除去非土壤的组成部分:

适当磨细,充分混匀,使分析时所称取的少量样品具有较高的代表性,以减少称样误差;3全量分析项目,样品需要细,以使分解样品的反应能够完全和彻底:

使样品可以长期保存。不致因微生物活动而霉坏。

二、新鲜样品和风干样品

为了样品的保存和工作的方便,从野外采回的土样都先进行风干。但是在风干过程中,有些成分如低价铁、铁态氮、硝态氮等会起很大的变化,这些成分的分析一般均用新鲜样品。也有一些成分如土壤pH、速效养分,特别是速效磷、钾也有较大的变化。因此,土壤速效磷、钾的测定,用新鲜样品还是用风干样品,就成了一个争论的问题。有人认为新鲜样品比较符合田间实际情况:也有人认为新鲜样品是暂时的田间情况,它随着土壤中水分状况的改变而变化,不是一个可靠的常数,而风干土样测出的结果是一个平衡常数,比较稳定和可靠,而且新鲜样品称样误差较大,工作又不方便。因此,在实验室测定土壤速效磷、钾时,仍以风干土为宜。

三、样品的风干、制备和保存

风千将采回的土样,放在木盘中或塑料布上,摊成薄薄的一层,置于室内通风阴干。在土样半干时,须将大土块捏碎(尤其是黏性土壤).以免完全干后结成硬块,难以磨细。风干场所力求干燥通风,并要防止酸蒸气、氨气和灰尘的污染。

样品风干后,应拣去动植物残体如根、茎、叶、虫体等和石块、结核(石灰、铁、锰)。如果石子过多,应当将拣出的石子称重,记下所占的百分数。

粉碎过筛风干后的土样,倒人钢玻璃底的木盘上,用木棍研细,使之全部通过2mm孔径的筛子。充分混匀后用四分法分成两份,如第一步第二步第三步图2-4。一份作为物理分析用,另一份作为化学分析用。作为化学分析用的土样还必须进一步研细,使之全部通过1mm或0.5mm孔径的筛子。年国际土壤学会规定通过2mm孔径的土壤作为物理分析之用,通过1mm孔径作为化学分析之用,人们一直沿用这个规定。但近年来很多分析项目趋向用于半微量的分析方法,称样量减少,要求样品的细度增加,以降低称样的误差。因此,现在有人使样品通过0.5m孔径的筛子。但必须指出土壤pH、交换性能、速效养分等测定样品不能研得太细,因为研得过细,容易破坏土壤矿物晶粒,使分析结果偏高。同时要注意,土壤研细主要使团粒或结粒破碎,这些结粒是由土壤黏土矿物或腐殖质胶结起来的,而不能破坏单个的矿物晶粒。因此,研碎土样时,只能用木棍滚压,不能用榔头锤打。因为矿物晶粒破坏后,暴露出新的表面,增加有效养分的溶解。

全量分析的样品包括Si、Fe、Al、有机质、全氮等的测定则不受磨碎的影响,而且为了减少称样误差和样品容易分解,需要将样品磨得更细。方法是取部分已混匀的1mm或05mm的样品铺开划成许多小方格,用骨匙多点取出土壤样品约20g,磨细,使之全部通过目筛子。测定Si、AI、Fe的土壤样品需要用玛瑞研钵研细,瓷研钵会影响Si的测定结果。

在土壤分析工作中所用的筛子有两种:一种以筛孔直径的大小表示,如孔径为2mm、1mm、05mm等;另一种以每英寸长度上的孔数表示。如每英寸长度上有40孔,为40目筛子(或称40目筛子),每英寸有孔为目筛子。孔数愈多,孔径愈小。筛目与孔径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简式表示:

1英寸=25.4mm,16mm=25.4mm-94mm(网线宽度)

保存一般样品用磨口塞的广口瓶或塑料瓶保存半年至一年,以备必要时查核之用。样品瓶上标签须注明样号、采样地点、土类名称、试验区号、深度、采样日期、筛孔等项目。

标准样品是用以核对分析人员各次成批样品的分析结果,特别是各个实验室协作进行分析方法的研究和改进时需要有标准样品。标准样品需长期保存不使混杂,样品瓶贴上标签后,应以石蜡涂封,以保证不变。每份标准样品附各项分析结果的记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3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