蜡烛熄灭时产生的白烟是石蜡凝固形成的白色小颗粒。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碳氧化合物,燃烧过程中它与空气中的氧气发生反应,生成水和二氧化碳。科学家在观察蜡烛燃烧的全过程时发现,蜡烛烧完以后所生成的水和二氧化碳的质量,正好等于蜡烛的质量与蜡烛燃烧时所消耗的氧气质量之和。蜡烛灭的瞬间,温度骤然下降,气态蜡的凝华而成的蜡固体小颗粒形成白烟(烟是固体)。
蜡的燃烧有两个变化,首先是物理变化:固态蜡受热液化再汽化成蜡气体分子弥散在空气中;然后是化学变化:气态的蜡分子与氧气混合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生成CO2和水。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石蜡的沸点较低,刚吹灭时由于烛芯的温度较高,此时石蜡仍然会蒸发变成蜡烛蒸汽,那是气态的石蜡,石蜡蒸气冷凝,就是我们看到的白烟,用火柴点燃时,部分凝结气态石蜡就相当于导体,火顺着它将蜡烛点燃,蜡烛可以复燃。
蜡烛易熔化,密度小于水难溶于水。受热熔化为液态,无色透明且轻微受热易挥发,可闻到石蜡特有的气味。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42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