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是能使两种或两种以上互不相溶的组分的混合液体形成稳定的乳状液的一类物质。其作用原理是在乳化过程中分散相以微滴(微米级)的形式分散在连续相中。乳化剂降低了混合体系中各组分的界面张力,并在微滴表面形成较坚固的薄膜或由于乳化剂给出的电荷而在微滴表面形成双电层,阻止微滴彼此聚集,而保持均匀的乳状液。从相的观点来说,乳状液仍是非均相体系。乳状液中的分散相可以是水相,也可以是油相,大多数为油相;连续相可以是油相,也可以是水相,大多数为水相。乳化剂是一种表面活性剂,分子中有亲水基和亲油基,为了表示乳化剂的亲水性或亲油性,通常采用“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HLB值愈低,其亲油性愈强;反之,HLB值愈高,其亲水性愈强。
HLB值,全称亲水亲油值(HydrophileLipophilicBalance),也称水油度,是表面活性剂分子中亲水基和亲油基之间平衡关系的度量,即HLB=亲水基的亲水性/亲油基的亲油性。
年Griffin率先提出HLB值的概念,并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HLB值的范围定为0~20,将疏水性完全由饱和烷烃基组成的石蜡的HLB值定为0,将亲水性完全由亲水性的氧乙烯基组成的聚氧乙烯的HLB值定为20,其他的表面活性剂的HLB值则介于0~20之间。HLB值越大,其亲水性越强,HLB值越小,其亲油性越强。随着新型表面活性剂的不断问世,已有亲水性更强的品种应用于实际,如月桂醇硫酸钠的HLB值为40。
表面活性剂的HLB值与其应用有密切关系:
HLB值在3~6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W/O型乳化剂;
HLB值在8~18的表面活性剂,适合用做O/W型乳化剂;
作为增溶剂的HLB值在13~18;
作为润湿剂的HLB值在7~9;
作为去污剂的HLB值在13~16;
佳化部分非离子表面活性剂HLB值对照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7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