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临床医生相比,他们虽然不与患者直接面对面,但他们所做的工作,却事关临床诊疗方案的制定、疗效的评价、患者预后评估;他们每天不仅要处理成百上千的人体组织,还要面临甲醛、二甲苯等物质的侵害,但他们不知疲倦、毫无畏惧,凭借灵巧的双手和“火眼金睛”,为疾病做出准确的判断。他们就是“病理科人”。
作为我市最早建立的临床病理科室,医院病理科全体医务人员怀揣医者仁心,坚守医者初心,在泰汶大地上唱响了一曲曲奉献担当之歌。
病理医师在多头显微镜下共同阅片、讨定位:在“幕后”与患者心连心
医院必不可少的科室之一,病理科的主要任务是承担病理诊断工作,从而为临床医生制定科学的诊疗方案、评价疗效以及估计预后提供帮助。现如今,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发展,尤其是疾病的精细化分类和精准治疗,病理科在临床诊疗中的作用也愈加突出。毫不夸张地说,医院病理诊断水平的高低,在医院医疗水平的高低。
病理技术人员正在制作病理切片侯刚主任带教年轻医师,讲解病例科室人员合影“打一个比方来说,临床医生犹如‘隔皮猜瓜’,根据影像学等检查手段结果猜测西瓜是红瓤还是黄瓤,而病理科医生就像是用刀子将西瓜切开,更直观准确地看到西瓜的颜色,并将信息记录下来传递给临床医生,临床医生再根据诊断报告制定治疗方案。”医院病理科主任侯刚教授告诉记者,病理学是研究人体疾病发生原因、发生机制、发展规律以及疾病过程中机体的形态结构、功能代谢变化和病变转归的一门基础医学课程,它是基础医学与临床医学之间的“桥梁学科”。
据介绍,病理科工作人员通常是把临床医生从患者身体上取下的病变组织、器官组织、黏膜组织等组织,先进行检查、取材、制片,再通过显微镜观察,并结合临床资料、其它实验室检查情况等进行综合分析判断,进而查找病因、给出结论。正是因为与临床工作有着密切的联系,并为临床医师的诊疗提供依据、指明方向,病理科医生被称为“医生的医生”“医生中的福尔摩斯”。
“就像是一台戏,如果将临床大夫比作为演员,那么病理科医生就如同是幕后的编导。两者密切配合,才能确保这台戏的精彩。”谈到临床医生与病理科医生的关系时,侯刚形象地说。“临床医生在台前与患者面对面,病理科医务人员则在幕后与患者心连心,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患者提供最准确的诊疗服务。”
工作:迎着朝阳上班,数着星星回家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一张优质的病理切片需经过取材、固定、脱水、包埋、切片、脱蜡、染色等40余道工序。除少数工序是依靠现代化仪器来完成外,其余全靠医务人员手工操作。工作量之大,可想而知。
据介绍,各种人体组织送到病理科后,病理科医务人员首先要取材,取材的目的是为了选取最合适的组织制作病理切片。经过固定、脱水等工序后,医务人员再将选取的组织包埋在石蜡中。然后,技术人员会把组织切成4—6微米厚度的切片。切片后,经过捞片工序,技术人员将切片贴附在玻璃片上,再经脱蜡、染色等流程,最后才制作成在显微镜下观看的病理切片。在这一过程中,病理科技师、医师既各司其职,又团结协作,可以说,每一张切片都凝聚着病理科团队的心血。
谈起病理科工作,就不能不提及冰冻切片。作为病理科的“急诊”项目,冰冻切片要把3—5个工作日内完成的工作压缩在30分钟左右完成,可谓是病理科时间紧、任务重的一项工作,对技师、医师都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取材后,要把组织放到零下25摄氏度的冷冻切片机中进行冷冻,几分钟后,再把冷冻好组织进行切片、染色……最后,经过至少两位医师的观察、分析后,才发出报告。为保证在最短时间内出具最准确的诊断报告,病理科医务人员与时间赛跑,加班加点。清晨迎着朝阳上班,晚上数着星星回家,早已成为病理科医务人员的工作常态。
尤其不能忽视的是,由于所有的病理标本要预先经过4%的甲醛(福尔马林溶液)处理,在后续的组织切片制作过程中,还要大量使用甲醛、二甲苯、酒精等试剂,这些都会对医务人员身体带来危害。然而,在如此艰苦的环境下,病理科医务人员无所畏惧,毫无怨言,用默默的付出践行医者铮铮誓言。
前行:牢记使命再出发
经过50余年的坚实发展,医院病理科已成为我市集临床病理检查与诊断、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综合性科室,所开展的许多项目在省内都处于领先水平。
早在年6月,医院病理科就在我市率先引进了快速石蜡组织处理技术,开展了常规病理快速石蜡切片诊断工作,实现了当日活检当日签发病理诊断报告。不仅使病理诊断工作迈上新台阶,更缩短了患者等待时间,减轻了患者往返路途的辛苦,给患者带来极大便利。
年9月,医院病理科被确定为首批“卫生部病理远程会诊与质控试点单位”。在侯刚主任带领下,病理科充分利用病理远程会诊这一平台,积极开展远程病理会诊工作。不仅及时解决了疑难复杂病例的病理诊断问题,医院医院的联系和交流,接受上级专家的业务指导和质量评价,全面提高业务素质、诊断水平和工作质量的持续改进,促进学科建设和发展都起到了推动作用。截至目前,病理科已为数千名患者进行了远程会诊,取得了显著成效,受到临床科室和患者的一致好评。
据介绍,为让诊断结论更科学、更权威、更准确、更高效,病理科制定了较为完善的规章制度、技术操作规程、各级各类人员岗位职责以及病理质量控制体系,并针对病理诊断和技术设立了相应的质控小组,对日常工作进行质量控制,有力确保了诊断报告的“含金量”。
与此同时,为让医务人员紧跟医学发展潮流,掌握新知识、新理念,病理科每周开展一次业务讲座,每两周组织一次疑难病理大讨论,还不时邀请知名临床与病理专家讲学、指导。在这种良好氛围下,病理科医务人员恪守“严谨求实,团结奉献”的科训,善于学习,勇于创新,不断开创医疗质量新局面。
近年来,病理科与相关科室密切合作,先后主持(合作)完成省市级立项课题多项,并荣获山东医学科技创新成果二等奖、山东省高等学校优秀科研成果三等奖、泰安市科技进步二等奖等数十个奖项。病理科工作人员先后在“山东省莱卡杯病理技术竞赛”、“首届上海莱卡杯病理技术(八省)邀请赛”、“山东省病理切片质量评比”、“全省卫生系统职工专业技能大赛临床病理诊断和技术岗位技能比赛”等大赛中荣获好成绩。
病理科始终坚持“以病人为中心,以质量为核心”,着力打造具有明显特色的“知微见著,奉献人生”服务品牌,努力建设成为一支业务能力精湛,工作作风过硬,岗位业绩突出,服务对象满意,社会评价优秀的集体。年被命名为省级“青年文明号”,年被中共泰安市委市直机关工委授予“优秀服务品牌获誉称号。
“职业赋予我们神圣的责任和使命,我们就必须担负起这种责任。”侯刚表示,病理报告关乎患者生命安全,病理科全体医务人员将始终牢记“生命之托,重于泰山”的核心价值观,为临床和患者提供最优质、最精准的医疗服务。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123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