便秘是一种常见的病,很多人深受其害,严重影响人们的生活质量,有些人常常依赖泻药,那么用于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哪些?应该怎样选用呢?
先看看为什么会便秘
正常情况下,我们每天吃进的食物,经过胃肠道大部分的营养物质和水分被吸收进入血液,那些在胃肠道内不能被吸收的食物残渣,在大肠内经过肠道细菌的发酵、分解,部分水分和盐被再吸收后就形成了粪便,最后到达直肠,当粪便到达直肠后,就会兴奋直肠的压力感受器,产生神经冲动,引起排便反射使粪便排出。由于饮食中膳食纤维过少、胃肠动力不足、肠粘膜应激能力减退、肠腔阻塞以及精神神经等原因,导致排便生理发生了改变,就会出现排便次数减少,排便困难,引起便秘。
便秘有哪些类型
便秘一般分为急性便秘和慢性便秘两种。
急性便秘:又称一过性便秘,是由于进食量少,水分摄入不足,或由于生活环境改变、工作繁忙、精神处于紧张状态,或女性在妊娠期、月经前期的时候,都可以导致此类便秘。这种便秘是一过性的,往往去除病因,很快就会恢复正常的排便习惯。
慢性便秘:是指病程过半年以上的便秘。慢性便秘又分为功能性便秘和器质性便秘。
器质性便秘:是指由于各种疾病如消化道疾病、内分泌代谢疾病、神经系统疾病等所引起的便秘。
功能性便秘:就是经过各种检查,没有发现器质性的疾病而出现的便秘。功能性便秘又可分慢传输型便秘、出口梗阻型便秘和混合性的便秘这3种类型。功能性便秘是最常见的便秘,大部分慢性便秘都属于功能性便秘。
便秘是怎样分度的
根据《版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把便秘分为轻度、中度、重度三个级别。
轻度便秘:是指病程不超过半年或者病程虽超过半年,但排便困难的相关症状较轻,对患者的生活工作影响不大。使用药物、生物反馈治疗及中医非药物治疗等有效。
中度便秘:是指病程不超过半年或者病程虽超过半年,但排便障碍的相关症状较重,患者自觉特别痛苦。经保守治疗无效或效果很差,痛苦大,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
重度便秘:是指在中度便秘的基础上伴焦虑、抑郁等精神症状的患者。
治疗便秘的药物有哪些
第一类是泻药:包括容积性泻药、刺激性泻药、渗透性泻药和润滑性泻药四种。
1、容积性泻药:包括盐类泻药和植物性泻药,临床常用的代表药物主要有硫酸镁、甲基纤维素、欧车前、聚卡波非等。此类药物不被肠壁吸收且溶于水,所以其在肠道内吸收了大量的水分后,可起到扩张肠道容积,刺激肠壁的作用,进而引起排便反射。
2、刺激性泻药:常见药物有中药番泻叶、大黄及一些复方制剂,西药主要是酚酞和比沙可定。此类药物特点时作用快,但副作用多,有的甚至很严重,目前我国慢性便秘应用最多,也是应用最不规范的药物。大多数的此类药物中都含有蒽醌类物质,长期使用容易形成药物依赖性和结肠黑变病。
3、渗透性泻药:常用药物有甘露醇、乳果糖、山梨醇、聚乙二醇等。此类药物在肠道内吸收缓慢,故可维持肠腔内的高渗透压,阻止肠道内盐和水分的吸收,从而扩张肠腔,刺激肠蠕动,缓解便秘。
4、润滑性泻药:常见药物主要有液体石蜡、甘油、多库酯钠、开塞露等。润滑性泻剂主要用于排便无力者,对于大量粪便淤积在肛管的便秘,乃至粪石性肠梗阻,有很好疗效。
第二类是促动力药:代表性药物有普芦卡必利、莫沙必利和伊托必利等。促动力药作用于肠神经末梢,释放运动性神经递质,拮抗抑制性神经递质或直接作用于平滑肌,促进胃肠蠕动,增加肠道动力,但常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使用。
第三类是促分泌药:代表性药物有鲁比前列酮和利那洛肽。鲁比前列酮可选择性促进肠道上皮细胞活化,从而提高肠液分泌,改善粪便性状,缓解便秘的严重程度。利那洛肽能增加肠道氯离子和碳酸氢盐离子的分泌,导致肠腔内液体增加,加速胃肠移行,进而增加排便频率。利那洛肽还可提高肠道痛觉阈值,缓解腹痛症状,所以常用于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
第四类益生菌:主要有乳酸杆菌、双歧杆菌、肠球菌等,益生菌可改善肠道的微生态环境,调节肠腔内的pH值,促进肠蠕动,缩短结肠传输时间,减少肠道内有害物质吸收,使粪便软化而利于排便。
第五类中成药:常用的中成药如麻仁软胶囊、麻仁润肠丸,复方芦荟胶囊、通便灵胶囊、芪蓉润肠口服液等,这些中成药的特点是大部分含有大黄、番泻叶的成分,属于刺激性泻药,往往含有蒽醌类成分,长期使用会导致大量色素在肠粘膜中沉积,引起结肠黑变病,并产生严重的药物依赖性。
便秘的药物如何选用
出现便秘特别是慢性便秘,医院做一些检查,排除由于器质性疾病引起的便秘,如果确定是功能性便秘,还需要明确是慢传输型便秘还是出口梗阻型便秘,这样才能做到对症用药。在选用药物时,要考虑到所患便秘的类型和严重程度,以免因滥用药物而使病情加重或导致严重的不良反应。
对于轻度便秘的患者,首先要适当补充膳食纤维,饮用足够的水,首选容积性泻药进行治疗。如果服用容积性泻药症状未能缓解,可改用渗透性泻药比如乳果糖或聚乙二醇进行治疗。如果服用乳果糖或聚乙二醇后便秘的症状仍未缓解,可考虑同时使用润滑性泻药和灌肠剂进行治疗。
对于中、重的便秘患者,可考虑在短期内使用刺激性泻药进行治疗,以迅速缓解临床症状。如果明确是慢传输型便秘,应首选促胃肠动力药(如伊托必利或莫沙比利等)进行治疗。其次选渗透性缓泻药(如乳果糖、聚乙二醇),该类药物可以吸收肠道内的水分,增加大便含水量、软度、体积,刺激结肠蠕动,同时也能增强对直肠黏膜的刺激。
如果明确是出口梗阻型便秘,可选用容积性或渗透性泻药,使粪便变软,有时需要结合使用润滑性泻药如开塞露、液体石蜡或甘油栓治疗。
对于老年性便秘患者,首先要改变饮食和生活方式,养成每天定时排便习惯,补足水分及膳食纤维,适度运动。经调整生活方式仍然无法改善的患者,可使用通便药物治疗,首选容积性泻药和渗透性泻药。
对于孕妇便秘的患者,主要是调整生活饮食方式,如果效果不好,可选用渗透性泻药如乳果糖、聚乙二醇等治疗,但孕妇禁止使用刺激性泻药,如大黄、番泻叶、芦荟、蓖麻油、比沙可啶、酚酞等。这类药物可引起肠痉挛,诱发流产、早产。
但便秘患者无论选用何种泻药,都不宜长期使用,一旦便秘缓解就应停药,并采取综合调治的方法来巩固疗效。
本文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健康科普使用,不能作为诊断、治疗的依据,请谨慎参阅。
参考文献
中国慢性便秘专家共识意见(,广州)
版便秘的分度与临床策略专家共识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17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