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板栗春季换种在春季大树换种一般在2~3月板栗未萌芽前嫁接,不宜在雨天进行。(一)板栗接穗的选择选择本地良种或处暑红等优良板栗品种作为采穗母树,采集其树冠中上部、生长健壮、芽眼饱满、无病虫害的1年生穗条作为接穗。板栗接穗应将剪口封蜡后薄膜密封包装保存运输。即用加热熔化的石蜡液封蜡,石蜡液温度控制在70℃~80℃,将穗条剪口端浸到石蜡液中快速取出,封蜡后的穗条用薄膜密封包装,在阴凉处可保存2个星期。(二)改造栗园选择选择立地条件中等以上、坡度在30°以下、保留密度为25~40株/亩、长势中等以上、林龄在3~15年生的板栗实生林分。选择树皮无损伤、粗度2厘米~6厘米的枝干作砧木。每株选留砧枝2~3个。(三)嫁接方法与步骤断砧:断砧的高度在60厘米~厘米间,要求断口平整,防止砧木皮层撕裂。对断砧后未及时嫁接的砧木截口用凡士林、油漆或白乳胶涂封。削砧:削平砧木断面,从断面边缘起纵切皮层至木质部,切口长2厘米~3厘米,切口宽与接穗粗度一致,然后自上而下将皮拉开,每砧面开2~3个分布均匀的嫁接口。削穗:接穗剪成长度5厘米~7厘米,保留2~3个饱满芽,在下端削1长为2厘米~3厘米的斜面,在背面削1个长为0.5厘米~1厘米的小斜面,削面要求平滑。嵌穗:将削好的接穗插入砧木切口,靠紧,使两者的形成层至少对齐一侧,保持接穗斜面露出砧木断面0.1厘米~0.3厘米。绑扎:用宽度为2.5厘米~3厘米左右、厚度为0.3毫米~0.4毫米的薄膜带捆绑结实,使砧穗紧密结合。保湿:嫁接断面边绑上长约20厘米小木枝,断面套上长20厘米~25厘米、宽10厘米~15厘米的塑料袋扎紧,小木枝下端露在塑料袋外面。(四)嫁接后管理嫁接后20天左右调查成活率,未成活的应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及时补接。解绑及除萌:当接穗新梢长至2厘米~3厘米后,选择阴天或早晚除去塑料袋。接穗与砧木愈合后结实后解绑。及时抹除砧木上萌芽条。修剪整形:当枝梢长到30厘米以上时进行摘心,即摘除新梢先端数芽,发出的2次枝长到30厘米以上又进行摘心,促发分枝,成形丰产树冠。疏去交叉枝、拥挤枝和细弱枝等,对直立枝进行拉枝。二、栗园春季管理技术要点(一)土肥管理加强土肥管理,保证发芽时营养供应。广西板栗主要栽植于山地坡地,春季深翻扩穴,熟化土层,扩展根系。秋季未施基肥的,早春及时补施,以腐熟有机肥为主,辅以适量磷钾肥。施肥量按树冠投影面积每平米5~8公斤,以条状沟施。4月萌芽前后追肥,施速效氮肥尿素或板栗专用肥,每平米树冠投影面积2~4两,或按盛果期树每亩施25~50公斤,幼树酌减。全园撒施或冲施均可。(二)整形修剪冬季修剪未完成者,春季树液流动之前(2月前)完成修剪。常用树形有疏散分层形、开心形。疏散分层形干高60~80厘米,树高3~4米。主枝5个,分2层,第1层3个,第2层2个,层间距1~1.5米,每一主枝上留侧枝1~3个,密植园少留侧枝。开心形干高50~60厘米,主枝3~4个,主枝间距25~30厘米。主枝基角50~70°,每一主枝两侧选留侧枝2~3个。树高3~4米。树形培养一般4年完成,每年选留主枝,轻截或缓放。结果树平衡树势,结果母枝每平方米树冠投影面积留8~12个。利用骨干枝上的斜生枝通过短截或缓放培养枝组。疏除过多的骨干枝、细弱枝、无用枝,改善光照条件。回缩复壮衰老树,回缩骨干枝分为小更新和大更新。小更新为一次回缩骨干枝1/3~1/2,大更新为外围骨干枝全部回缩至7~8年生部位。更新后发出的枝条去直留斜,去弱留强,培养成主侧枝枝头,一般3年可恢复正常结果。对无结果能力的衰老树利用基部萌蘖培养新植株。(三)春季病虫害防治春季病虫害大多数处在蛰伏期,可利用农业措施减少病虫源。刮除老树皮,消灭在树皮裂缝中越冬的害虫;清理落果,病僵果、杂草,剪除病虫枝,刨除病株;深翻树盘,消灭土壤中越冬的虫蛹、虫茧。转载自其它平台或媒体的文章,我们将注明来源及作者,但不对所包含内容的准确性、可靠性或完整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证,仅作参考。若侵犯著作权,请主动联系我们并提供相关书面证据,我们将更正来源及作者或依据著作权人意见删除该文章。
来源:原创作者:广西林业科学研究院梁文汇
扫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yzl/3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