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文章首页
水稻株型决定了水稻的产量、抗倒伏性等重要的农艺性状。培育具备适度分蘖、抗倒伏、营养高效的水稻品种是育种专家们的目标。OsSPL14编码一个典型的含SBP-box的转录因子,是近年来发现的具有理想株型形成潜力的重要控制基因。然而,其调控水稻株型的分子机理仍有待深入解析。袁文雅教授团队通过分析OsSPL14基因干扰突变体和过表达植株的分蘖表型,结合侧生分生组织的石蜡切片结果,证实受miR和miR调控的OsSPL14基因可通过抑制水稻分蘖芽的伸长,从而负调控水稻的分蘖数。体外激素施加实验证实OsSPL14受到生长素的诱导,暗示其可能参与生长素信号相关的调控路径。后续通过酵母单杂交、荧光素酶激活,凝胶阻滞及染色质免疫共沉淀实验,共同证实OsSPL14可结合在生长素运输基因OsPIN1b和PILS6b的启动子区域的GTAC顺式作用元件上,激活其表达。研究进一步发现,OsSPL14基因可通过影响水稻地上部分的生长素极性运输,从而影响水稻侧生分生组织中的生长素分布,最终调节水稻分蘖芽的生长。该项发现提高了对miR/-OsSPL14模块参与水稻激素间平衡,激素信号传导和植物株型形态建成的理解。有助于解析产量相关基因OsSPL4复杂的调控网络,为培育水稻理想株型品种奠定理论和应用基础(图2)。图2.OsSPL14整合独脚金内酯(SL)和生长素(IAA)信号途径调控水稻分蘖的模式图
据悉,袁文雅教授长期从事植物表观遗传学以及作物基因组学与遗传学的研究,自年5月加盟湖北大学生命科学学院以来,以湖北大学为第一单位或通讯作者单位在PlantJournal,Plant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79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