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阶段,作为全球装备战略轰炸机数量最多的两个国家,美国和俄罗斯两国的轰炸机的航程普遍超过了一万千米,这些轰炸机从本土出发,配合空射导弹,具备全球打击能力。不过,如果真的要飞数千千米乃至上万千米,轰炸机就必须携带大量的燃料,这会对轰炸机的载弹量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冷战期间,苏联意识到了轰炸机航程与载弹量之间的矛盾,为了让轰炸机既能飞得远,还能携带足以完成任务的弹药,苏联开始研发核动力轰炸机,由核反应堆为轰炸机提供能源。这款核动力轰炸机代号图-,据苏联时期的资料记载,图-轰炸机理论上能够绕地球连续飞行80圈。,由于图-内部装有核反应堆,没有国家敢击落这款核动力轰炸机,毕竟,如果打坏了图-的核反应堆,图-坠地后将会对周边环境产生极大的污染。
图-核动力轰炸机由图-95战略轰炸机改装而来,之所以选择图-95,是因为图-95战略轰炸机机体较大,可扩展性较强。图-核动力轰炸机机身全长46.17米,翼展50.04米,机高12.5米,机上装有核反应堆,发动机为4台HPTNK-12M涡桨发动机。为了让这架核动力轰炸机飞起来,苏联的专家可谓是绞尽脑汁,尤其是图-上的核反应堆散热问题,最能体现苏联专家的智慧。
图-核动力轰炸机的核反应堆采用水冷加风冷的混合散热模式,除了以压缩的高压气体作为冷却介质,苏联专家还在核反应堆内部设计有多条装有淡水的冷却管道,管道连接反应堆下方和机身外的巨大水箱,通过高空中的冰冷空气降低水箱和管道中的水的温度,这大大提升了核反应堆的散热能力。此外,为了保护图-核动力轰炸机上的机组人员,苏联专家还在反辐射方面下了不少功夫,他们使用氧化铍、镉、固体石蜡和钢板等材料阻隔了绝大部分来自核反应堆的核辐射。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期,图-核动力轰炸机总共进行了34次试飞,总体而言,这款核动力轰炸机的表现优于美国同时期研制的NB-36H核动力轰炸机。毕竟,NB-36H在试飞过程中无法只靠核反应堆提供动力,但图-核动力轰炸机可以进行核动力飞行,并且取得了不错的效果。
不过,这并不意味着图-是一款合格的轰炸机,经过多次试飞,苏联依旧选择让图-核动力轰炸机下马,苏联之所以放弃图-,主要有几个方面的原因。第一,图-这样的核动力轰炸机很有可能会引发核战争,即使图-只搭载了常规弹药,但图-内部有核反应堆,在飞行过程中会产生核污染,一旦在他国坠毁或被击落,就会产生更加严重的污染,进而引发国际争端、扩大矛盾;第二,即使配备了冷却装置,图-上的核反应堆依旧不能长期稳定工作,这使得图-的可靠性不高;第三,随着洲际导弹技术的发展,图-的作用越来越小,核动力轰炸机最大的特点是超强的续航能力,使得核动力轰炸机具备打击全球任意目标的能力,在洲际导弹尚未成熟的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核动力轰炸机的潜力确实诱人,但在洲际导弹技术成熟之后,核动力轰炸机对苏联的吸引力便直线下降了。上世纪八十年代,美国和苏联达成大规模销毁战略武器的协定,封存已久的图-被当作战略武器销毁,自始至终,图-都未能正式进入军队服役。(开云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64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