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学习#
我们的世界五彩缤纷,如划破夜空的焰火——绚丽夺目,腾空的火箭——刺破苍穹,是什么让它们发出光彩夺目的色彩,是什么让它们飞跃进太空?凡此种种,一定有不少的疑问萦绕在你的心间,而要解答这些问题,就离不开化学知识。下面就让我们走进精彩纷呈的化学世界吧!
01初三化学,第一单元测试卷
一、选择题(40分)。
1、化学研究的对象是物质。生成新物质的变化叫作化学变化。
2、化学是一门自然科学,学习化学最重要的方法是实验。
3、属于人造纤维的是涤纶面料。
4、一般取用液体药品时,如果没有特别说明,一般取用1~2ml。
5、酒精灯倾倒灭火的方法是用湿布盖灭,湿布可以起到隔绝空气的作用。
6、石灰在煅烧的过程中碳酸钙受到高温分解为氧化钙(CaO)和二氧化碳气体,属于分解反应,是化学变化。
7、用燃烧着的火柴去点蜡烛刚熄灭时冒出的白烟,蜡烛能被点燃。
8、振荡试管内的液体,正确的操作为拇指在前,食指和中指在后,扭住试管口距离试管口0.5cm处,用手腕力量振荡试管。
9、使用托盘天平时,应用镊子取砝码。避免用手直接拿取,汗液造成砝码腐蚀。
10、观察图中是采用排水法集气,使用排水法集气需要满足气体不易溶于水。
11、试管、烧杯、烧瓶都可以对液体加热。
12、湖面的冰融化,是水从固态变为液态,其本质都是水,并没有新的物质生成,因此属于物理变化。
13、试管夹夹试管,从底部往上套,夹住试管的中上部。
14、化学变化的本质特征是看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15、辗轧粉碎后回收再利用,这样的做法属于“绿色销毁”。
16、下列各项实验操作正确的是称量具有腐蚀性的固体,可以在托盘里垫上纸片,避免腐蚀托盘。
17、实验结块并没有生成新物质,属于物理变化。
18、湿衣服变干,是衣服中的水蒸发到空气中,属于物理变化。
19、改造人造纤维属于化学研究的范畴。培育水稻是生物科学研究内容,北斗卫星导航属于物理通信,写程序属于计算机科学。
20、判断镁条在空气中燃烧主要依据是固体质量增加了,说明有新物质生成。
21、①电灯照明是物理变化;②电灯照明没有生成新物质;③电灯照明是电能转化为光能;点燃蜡烛是化学能转化为光能。
22、(1)药液下流腐蚀标签;(2)引燃酒精灯内的酒精,引发火灾;(3)液体倒流,沾污试剂或腐蚀橡胶帽;(4)污染药品;(5)试管底破裂。
23、试管加液体时,一般不超过试管容量的1/3,加热前先预热,加热时不能对着自己或他人。
24、(1)蜡烛质地较软,蜡烛会漂浮在水面上,石蜡的密度比水小。(2)外焰、中焰、内焰、外焰。(3)小水珠/水雾、澄清的石灰水。(4)水和二氧化碳。
25、(1)试管、药匙、试管夹、酒精灯、胶头滴管、量筒。(2)FDACB
26、(1)用酒精灯内焰加热;(2)试管夹夹在试管中下部;(3)试管内液体超过试管容积的1/3;(4)试管没有略作倾斜。
27、①倒放在桌上,避免沾污瓶塞后再沾污试剂;②倾斜缓缓流入试管,紧挨试管口、向着手心、防止液体流下腐蚀标签;③瓶塞、放回原位。
推荐阅读:
想了解更多精彩内容,快来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45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