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翡翠市场上,我们经常可以听到很多比较难懂的概念,而且,很多术语听起来很相似,让我们觉得很难区分,比如飘花和飘色,起胶和起莹等。
翡翠的这些概念都听起来很相似,但是意义却大不相同,对翡翠价值的影响也有很大的不同,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一下,让自己对翡翠有更多的了解。
飘花和飘色
翡翠上和底色不同的颜色就是飘色,比如,一件白色底子的翡翠上出现部分绿色,绿色就是飘色,飘色给人的感觉是和翡翠的底色没有距离的,基本上在同一个深度。
飘色翡翠上的颜色已经相互渗透融合,没有明显的界限,飘色的颜色很多,和底色不同的颜色就可以称为飘色,春带彩翡翠上的绿色就是飘色的一种。
飘花就不一样了,翡翠的飘花是丝丝缕缕的,以绿色和蓝色为主,而且飘花一般不会在翡翠的表面,它在翡翠的内部,而且感觉漂浮在翡翠里面。
也就是说,飘色是翡翠上出现不同的颜色,但是飘花给人的感觉就是独立在翡翠的内部,和翡翠的底子并没有完全融合在一起。
一般来说,飘花翡翠会比飘色翡翠更值钱,毕竟冰种翡翠和玻璃种翡翠等种水比较高的翡翠才能看见飘花,这种翡翠本身的价值就不低,出现飘花的话可以说是锦上添花了。
起莹和起胶
翡翠起莹其实是一种光学现象,指微粒晶体排列整齐有序而导致光进入后整体折射率明显,是翡翠的矿物成分在高压低温变质作用下的产物。
光线进入翡翠后,翡翠会出现明暗不均的现象,这种现象会对人眼造成视觉上的反差,莹光越强反差就越明显,光线无法进入透明度低的翡翠,因此糯种翡翠和豆种翡翠一般是没有莹光的。
所谓的莹光其实就是翡翠上的一种若隐若现、很柔和的白光,起莹的翡翠并不多,一般只有种水特别高的翡翠才可能起莹,但是并不是所有种水高的翡翠都会起莹。
起胶的翡翠品质同样很高,但是它不是一种光,当我们慢慢转动起胶的翡翠时,翡翠的质地就好像流动的胶水一样,非常亮丽,也就是说,起胶的翡翠就好像是没有凝固的胶水一样。
翡翠上面当然是没有胶水的,起胶是翡翠的水头比较充足带来的视觉效果,起胶的翡翠同样有很高的价值。
起胶和注胶
刚刚讲到,起胶的翡翠品质都很高,十分讨喜,但是注胶就比较招人嫌了,部分翡翠的品质比较低,瑕疵也比较多,不良商家就利用强酸强碱洗去其内部的杂质。
洗完的翡翠内部可能有些坑,不良商家就给翡翠注胶,将坑填上,也就是说,注胶翡翠属于B货翡翠,不再是天然翡翠,对人体有害,完全不值得我们购买。
B货翡翠上蜡和浸蜡
翡翠原石本身是比较光滑的,但是经过人工雕刻后,其表面可能就会被磨花了,因此,雕刻完成后的翡翠都要进行抛光打磨,而且会上蜡。
上蜡后,翡翠的水分就不容易丢失了,这时蜡在翡翠的表面,对翡翠也有一定的保护作用,这属于翡翠加工的正常工序,上蜡的翡翠当然属于天然翡翠。
但是浸蜡就不一样了,浸蜡是将翡翠直接扔进滚烫的石蜡中煮,让石蜡融化进入翡翠的内部,这样会改变翡翠的种水,提升翡翠的水头和品质,浸蜡的翡翠属于B货。
翡翠浸蜡以上的术语都是消费者比较容易混淆的,大家还听过哪些难以理解的翡翠术语?在评论区告诉我们,我们会及时为大家解答。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39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