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井陉,过年讲究“红红火火”,贴对联、剪窗花、挂灯笼、鞭炮炸响遍地开花,像是铺了一层红地毯。夜幕降临,家家户户门口点起小红蜡烛,烛光摇曳,这时候,“年”的味道就是“炮火硝烟”香火缭绕!
从前每到过年,家里就会供奉天地、土地、灶王和祖宗牌位,都要燃香、烧纸、点蜡烛,磕头作揖祭神灵。小小的蜡烛寄托了人们对生活的美好寓意,是过年必备品之一!
小红烛是如何制作而成的呢?近日,我们走进井陉县一个小型蜡烛作坊,拍摄红烛的制作工艺,了解蜡烛的制作原料及制作工艺,看小红烛由石蜡变身小红烛的过程。
蜡烛作坊位于井陉县南王庄乡的一个小山村,小作坊的主人高同英夫妇今年已经60多岁了,经营作坊至今已近30年的时间,每年冬季都会做上一季的红蜡烛,近几年现在由于原料上涨,需求量却在减少,加上后继无人,老两口力不从心,可能再过一两年这个小作坊就消失了!
冒着热气铁锅边,60多岁的高同英向我们介绍了蜡烛的制作原料,铁锅里白色的一块块形似冰块的白色半透明固体,就是制作小红蜡的原材料——石蜡。石蜡是从石油中提炼而来的,用途很广泛,不仅可以制成蜡烛,还可以用于食品、药品等的包装,比较常见的是中药丸外包装的白色蜡封,那也是用石蜡做成的。
制作蜡烛的第一步要将石蜡煮沸融化,这也是最重要的一步。石蜡本身是白色的,要做成小红蜡,就需要在煮石蜡时加入红色颜料。石蜡一定要煮到沸腾,才能倒进模具里进行凝固,否则颜色会不均匀,制成的蜡烛表面会有气泡,不够光滑。
蜡烛制作是一条半自动化的生产线,制蜡机床上有两排圆筒形状的凹槽,里面放置蜡烛模具,模具底部中央有一个针孔大小的眼,是用来穿蜡烛烛芯棉线的,这里要说一下,用作蜡烛烛芯的棉线必须是纯棉的,否则不容易引燃。
棉线从机床地下的棉轴上穿引而上,固定在模具里,将融化后的石蜡倒进模具,凝固十几分钟后,将机床上面的余蜡用小铲铲去。
再大力转动机器一侧的摇臂,一排排蜡烛便会被机器从底部整整齐齐的推出来,接下来再用小刀割断棉线,将小红蜡收集起来,一批蜡烛就算制作完成了。
高同英说,从融化石蜡,到将石蜡倒入模具凝固,再到成型收集,制作一批蜡烛,大约需要一小时。她家的蜡烛传统制作工艺还是延续20世纪80年代的,目前,小作坊只有两种产品,一种是七八厘米的小红蜡,另一种是两厘米左右的小红蜡这两种过年过庙常见常用的小红蜡。
到了夏季,蜡烛容易融化,不易保存,基于此,高同英家的蜡烛厂总是每年冬季开始生产,开春天气暖和就不做了。
这个小作坊是他们那片区域唯一一家小红蜡制作坊,即便如此,生意也不好维持,现在点蜡烛的越来越少了,原材料一直上涨,小作坊人员年龄大,精力有限,业务拓展方面也很落后,所以现在买蜡的基本上都是以前的老客户。不久的将来,她家的蜡烛厂可能也不复存在了,做了这么多年的蜡烛,对于作坊,他们是有感情的,年轻人不愿意学,也不愿意干,传承或许中断,但是她们希望传统的蜡烛制作工艺不要失传。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f/14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