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一医生被病人持刀捅伤!不要让医生反对自己的下一代从医!
乔志峰
又见伤医事件!
内蒙古一医生被病人持刀捅伤,同事:为凶手管床医生。3月21日,有网友爆料称内医院血透室医生汤萌被病人用刀捅伤,目前正在该院ICU抢救。21日下午,该院一名医生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此事属实。该医生称,事件发生于3月19日12点一刻,汤萌正准备给病人做透析时突然被病人持刀捅伤,导致左上臂、胸部、腹部多处受伤,“当时出现休克,胸腹部增强CT显示双下肺膨胀不全,左肾破裂,肾部血肿,经抢救目前生命体征平稳,但未脱离生命危险”,行凶者被当场控制。(3月21日红星新闻)
最新消息是:目前,汤医生意识清楚、病情稳定。犯罪嫌疑人王某某已被东胜警方采取刑事强制措施,事件正在调查中。
案件还在进一步侦办中,具体细节和行凶原因有待权威发布。即便当事人对医生有意见、有疑义,也应当采取正当、合法的程序来反映,不该过激到持刀行凶。必须对此类暴力行为予以强烈的谴责!
近年来不止一次发生的伤医、杀医案例,严重扰乱了正常的医疗秩序,也给医疗工作者带来一定的心理阴影——救死扶伤的行业,为何面临如此之多、如此之大的风险?已经有医生表示,不打算让自己的下一代也来从事医疗工作。长此以往,影响的无疑还是患者的利益,还是医疗卫生事业的健康发展。
医生和患者本应是相互依存的关系,但有时候却似乎成了一对“冤家”,患者防着医生,医生也对患者戒备重重。何以至此?有论者一针见血地指出:尽管在患者看来,医生的形象早已充满负面色彩,但或许,医患之间本不应为敌,他们都是医疗体制的牺牲者。的确如此,在以牟取经济利益为导向的不正常的医疗体制之下,无法实现公共医疗资源的公平合理分配,更无法让患者能够得到尊严、让医生得到尊重和安全。如果不对现行的医疗体制动大手术,真正实现公共医疗资源均衡分配,医患纠纷、医闹、医疗腐败等负面新闻就不会绝迹。因此,单纯地将医疗纠纷和医患关系恶化的责任完全归咎于医生,是不公平的,也无助于问题的根本解决。同时,一些见诸媒体的不太严谨涉医报道,诸如“家属拒绝签字、产妇惨死手术室”之类,无形中也让医生这个群体经常被推上舆论的风口浪尖,备受质疑。
实际上,医务工作者的辛劳和压力之大,如果不切身体验,恐怕是难以想象的。这其实也折射出一个问题:我们的医疗机构和医务工作者,是否存在对宣传沟通和媒体公关不太重视的问题?如果能够将医务工作者的真实生存状况和工作状况更透明、更真切地展示给社会,无疑会得到更多的理解和尊重。此前有媒体报道,医院制作推出了公益短片《医生的舌尖》,以时下最具流行元素的载体,通过一名普通医生的一日三餐,反映医生群体真实工作状态,呼唤医患增进理解,和谐共处。该院党委书记雷新强说,这部公益短片“和热点契合度高,语言幽默风趣,观众反响强烈”,上传优酷仅5天,点击量已超21.4万。类似的方式值得借鉴。面对一些媒体的不公正报道和社会的误解,中国医生群体不能集体失声。
虽然医患之间的不信任只是当今社会诚信危机的表现之一,但也有着医疗行业自身的特点和背景。以前提到医患关系紧张,舆论几医院和医生口诛笔伐。实际上,很多典型案例都提醒我们,作为医患关系的一方,患者在作出判断之前亦须更理性、更慎重。同时,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理所当然,但不能为了监督而监督,更不能不顾常识一哄而上。相信很多人都还记得“八毛门”事件:年有媒体曝光,一个出生仅6天的婴儿无法正常排便,医院建议做造瘘手术,全部费用需10万元;而婴儿的父亲陈先生拒绝了手术,医院仅开了0.8元的石蜡油,即缓解了孩子症状。10万元手术费与8毛钱间的巨大反差,引起公众对此事的极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91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