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热的夏日似乎已经来到了我们身边,温度的升高,与人们的内心的激情一样高涨。气温的不断升高给我们身边带来了炎热外,也有可能给我们留下安全的隐患。那就是火灾。
火灾指的是在时间或空间上无法控制的燃烧造成的灾害。在人类社会的各种灾害中,火灾是最常见、最普遍地影响人类安全和社会进步发展的灾害之一。特别是在现如今全球城市化不断提高的情况下,火灾已然不断的影响我们每个人的人身安全。
今年4月,据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通报,年第一季度,我国全国共接报火灾21.9万起,共有人因火灾死亡、人受伤,直接财产损失15.2亿元。与去年同期相比,火灾起数、受伤人数和损失分别下降11.6%、8.5%和20.5%,死亡人数上升4.9%;其中,较大型火灾29起,较去年同期增加6起。
年4月份全国共发生森林火灾起、草原火灾9起,因森林火灾死亡1人。森林草原火灾起数较去年同期有所上升,主要发生在广西、湖南、山东、内蒙古等地。
年一季度火灾与去年同期对比火灾引起的财产及人员伤亡,应该让我们注意防火防灾的重要性已经刻不容缓。
火灾分为六大类型:
A类火灾:一般指固体物质火灾。如木材、干草、纸张、塑料等火灾。
B类火灾:一般指液体或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煤油、柴油、乙醇、沥青、石蜡等火灾。
C类火灾:一般指气体火灾。如煤气、天然气、甲烷、氢气等火灾。
D类火灾:一般指金属火灾。如钠、镁、钛、锂、铝镁合金等火灾。
E类火灾:一般指带电火灾。物体带电燃烧的火灾。
F类火灾:一般指烹饪器具内的烹饪物(如动植物油脂)火灾。
等级划分
特别重大火灾:造成30人以上死亡,或人以受伤,或1亿元人民币以上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重大火灾:造成10人以上30人以下死亡,或者50人以上人以下受伤,或者万元人民币以上1亿元人民币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较大火灾:造成3人以上10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上50人以下受伤,或者0万元人民币以上万元人民币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一般火灾:造成3人以下死亡,或者10人以下受伤,或者0万元人民币以下直接财产损失的火灾。
针对易引起火灾的季节,我们要如何面对这个炎热的夏天呢?
预防火灾
火的生成需要有下列三个条件:可燃物、氧化物(空气)和燃点,三者缺一,火就无法形成。所以只需要让其无法满足以上的其中一项即可预防火灾的发生。
接下来我们就从这火的生成的三个条件出发,进行全面的分析,确保让‘火’无处藏身。
可燃物
安全用电:严禁乱拉乱接电线,检查电线的老化和损坏。更换使用过久的电器或电器设备。防止电线超负荷工作,不用电时,断开相应电器的电源。出门时要关闭电器,断开电源。正确使用电子设备,更正不良的使用习惯。
煤气使用:正确使用煤气,煤气开关要按照顺序开启,使用完煤气要及时关闭煤气阀门,养成良好的习惯,外出时要关闭关紧阀门,切忌在出门时不关火。
避免明火:尽量避免使用明火,如蜡烛、打火机、抽烟等,吸烟后烟蒂要完全熄灭并放进特定的容器中确保不会复燃,保证安全。
易燃物品:易燃物品包括了木制品、塑料制品、纺织制品、纸制品等等,这些物品都是易燃物,平时应该避免这些物品过于靠近火源。
易燃涂层:在我们身边还有一种易引起火灾的物质,那就是涂层,这些涂层存在于我们生活中的方方面面,装修使用的油漆、防水涂料、家具上的美化材料、建筑物的外墙装饰等都有涂层的存在。为什么现在一些建筑物在起火后会不断的扩展到整座建筑物呢?就是因为在建筑物外墙装饰中含有涂层,涂层是化学物质合成的,这些化学物质极易在失火中被引燃。
氧化物
空气:我们这边说到的氧化物指的就是空气,在火的形成过程中,空气起到了助燃的作用,空气中的氧气在源源不断的给火焰提供帮助与支持,使其不断的壮大。在大范围的火灾中我们无法隔绝空气,同时一个相对密闭的空间里,火势如果过大,应避免打开窗户或增加空气的流动,轻则会让火势更大,重则会引起燃爆。
当遇到小范围失火时,我们同样可以用这个原理,让火与空气隔绝开来,即可达到灭火的可能,常见的如家庭烹饪时锅具内失火,可直接将锅盖盖上,达到隔绝大部分空气的效果。还可以用湿布覆盖火源等等。
重要:这边要提醒一点,当在烹饪或在其他失火环境中如果有油料物质的存在,是禁止使用水进行灭火的。
燃点
温度:在可燃物上生成火,另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可燃物要达到它们的燃点,简单的说燃点就是温度,只有达到了可烯物的燃点,再加上其他几项条件的相互支持才会生成火源。
如何避免达到可燃物的燃点呢?因为每一种可燃物的燃点都是不同的,所以首先我们应该可做到把不同的物质分类存放,不能让他们混合堆放在一起。其次就是要让可燃物保持在燃点以下,比如避免物品暴露在太阳下,长时间的太阳光照射会提高物品的核心温度,这样就极易引起物品的失火。
从我做起
定期自查:定期检查所在区域的用电、用气、用火,以及检查消防通道、消防栓、灭火器质量,如有发现异常情况应及时处理或报告给相关部门,请相关部门及时处理或完善。
学习消防安全知识:加强平时的消防安全知识学习,对身边的所有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特别是儿童的消防安全知识教育,提醒儿童禁止玩火等。制止易引起危害的行为。
参加消防演习:积极参加消防演练,熟练掌握消防技能,熟悉所处环境,可以做到遇事及时撤离。做到不事后诸葛亮,保护自身与其他人的安全。
遇到火灾如何逃生,如何自救呢?
火灾中对人体有实质性伤害的因素有:高温,缺氧,物质燃烧后产生的气体,粉尘,爆炸,物体倒塌,其他物质连锁反应等。另外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因素:自身的心理素质。很多受害者并不是因为被火灾中产生的有害因素伤害了,而是因为心理素质的问题,造成操作不正确,方式不对等引起的转移性伤害。
接下来我们就来说说最基本的逃生或自救的方法
沉着冷静:要保持头脑冷静,不能惊慌。
行动正确:不盲目行动,根据自已所处的环境选择正确的方式灭小火或逃生。
制定逃生或自救方案:保护好口鼻,可以有效的过滤掉一部分的有害气体与粉尘。明辨方向,迅速撤离。通道逃离,勿乘电梯。火势过大需要扩大保护范围,保护身体,避免身体受到高温的伤害,匍匐逃生。室内或屋内失火逃生时随手关门,使火焰、浓烟控制在一定的空间内。
注意观察:注意周围环境的变化,注意爆炸、物体倒塌因素,以及其他物质连锁反应因素的突发。
灵活应变:火势过大,如有自备应急包,可合理利用,低层可在做好安全防护使用绳索逃生。
火势过大,无法逃出,可寻找避难场所,等待救援。当通道被火封住,无法逃出时,可靠近窗户或阳台呼救,同时关紧迎火门窗,用湿毛巾、湿布堵塞门缝,用水淋透房门,防止烟火侵入。寻找明显标记物,示意求救,寻求援助。
最有效、最高效的救援措施,就是避免火灾的发生。
夏季防火,每个人都需要重视并警惕!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31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