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年以来,新华社、人民日报、南京日报、京华时报、广州日报等多家新闻媒体相继曝光了北京、上海、广州、深圳、苏州、无锡、西安等至少15个城市的校园“毒跑道”事件。
时至今日,当天气转热,跑道残留的毒物挥发,毒跑道受害者还会出现发烧、流鼻血、尿失禁等症状。部分学生血小板过低,至今依然需要吃药维持。
年前,除了用于国际比赛的场地外,95%以上的运动场跑道仍然是煤渣跑道,既不利于运动员的日常训练和竞赛水平发挥,又易造成体育环境的污染。随着世界体育运动的发展,国际田联明确规定:“凡举办奥运会、世界锦标赛、世界杯赛和国际田联承认的各项比赛,只准在国际标准的人工合成跑道上举行。”
国家体育总局规定:“运动场至少10年要翻新一次”,全国运动场地面临更新换代的阶段,塑胶跑道发展速度惊人,每年以30%以上速度增长,年全世界产量万吨,我国年产量不到4万吨,而消耗约22万吨,绝大部分靠进口。
随着国家对教育产业的投入,大量的资金涌入校园,建设一条漂亮的塑胶跑道,钱已经不是问题!甚至成了很多学校的标配,但是关于塑胶跑道有毒还是没毒?一直是个争议。
但是铺设聚氨酯跑道需要的材料比较多,施工环节繁琐,而且需要加入各种溶剂和化工材料。任何一个环节出现疏忽,都会给“毒跑道”可乘之机。
游离态TDI:主要用于制造聚氨酯铺装材料、防水材料、涂料、胶粘剂、弹性体等。TDI挥发性高、毒性大,吸入超过一定浓度的TDI蒸汽会引起呼吸道过敏和损害症状。MDI以其稳定、挥发少、危害小等特点逐步替代TDI。但考虑到MDI配比难度大和价格昂贵,TDI仍是不少商家的优先选择。
短链氯化石蜡:塑化剂的一种,具有环境持久性、生物累积性和远距离传输特性,摄入过量会引起肾脏、肝脏和甲状腺毒性,诱发癌症。在发达国家受到严格管制,属于禁用级别。
DOP:增塑剂之一,具有致癌性,易造成内分泌紊乱,具有生殖毒性等。
溶剂:常见于单组分聚氨酯胶水,可以降低胶水粘度,延长操作时间,降低成本,但对人体同样有害。
固化剂:固化剂可缩短跑道凝固时间,缩短工期,但大都有毒。
MOCA:聚氨酯弹性体中常见的胺类扩链剂,具有致癌性,在欧洲很多国家已经禁止在聚氨酯产品配方中使用。但由于成本和技术原因,国内还有部分厂家大量使用。
其他添加剂:如有机重金属类催化剂,不但对人体有害,还可能污染土壤和地下水。
年之前,塑胶跑道建设主要依据GB/T-《合成材料跑道面层》和GB/T.6-
《体育场地使用要求及检验方法第6部分:田径场地》。但这两项标准存在以下问题:
1、不具备强制力;
2、没有考虑到中小学校园及其学生的特殊性;
3、年起草,存在滞后现象;
4、这两项标准属于产品标准,只对产品进行规定。
有鉴于此,年11月1日,国家出台史上最严塑胶跑道强制性标准GB-《中小学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替代GB/T.11—《中小学体育器材和场地第11部分:合成材料面层运动场地》。
新国标主要有以下变化:
1、由推荐性标准改为强制性标准
2、对已有毒害物质要求更加严格
3、对TVOC、增塑剂等毒害物质进行明确限量
4、新增对气味等级、跑道冲击吸收、垂直变形、抗滑值、拉伸强度等物理指标的限定
新国标不仅从生产配方的角度进行考虑,同时增加了原料中可能包含的有害物质的限制和检测要求,可以有效预防止部分企业在生产过程中改变配方、使用违规添加剂而导致毒跑道事件的发生。为适应新国标的要求,企业必须在原材料选用及配方设计上做出调整,以生产出合格的新产品。
新国标是一柄锋利的宝剑,而检测技术则是将其威力发挥至极致的武功秘籍,监督部门手握两大利器并合理运用,才能将塑胶跑道上的毒瘤连根拔起。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70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