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介绍 >> 正文 >> 正文

金斯瑞传染病系列4新型布尼亚病毒

来源:石蜡 时间:2022/10/13
吡美莫司乳膏治白癜风效果如何 http://m.39.net/baidianfeng/a_4321518.html

今年65岁的王女士在一次采茶之后,感到身体不适,几天后就开始发烧,最高温度一度达到40度,并伴随畏寒乏力的情况,血常规提示白细胞、血小板、血红蛋白降低,不久后又出现咳嗽咳痰、脉氧下降症状,但就是查不出原因,情况十分危急。随后,王女士医院感染病科,经过仔细检查,王女士竟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

什么是新型布尼亚病毒?

布尼亚病毒(Bunyavirus)是具球形、有包膜和分节段负链RNA病毒。因首先从乌干达西部的布尼亚韦拉分离到而得名。直径90~纳米,从包膜伸出许多糖蛋白突起,内有3个螺旋对称的核壳,分别含大(L)、中(M)、小(S)3个RNA节段,多数具有3种主要的病毒粒蛋白质,已知包括种以上的病毒,是虫媒病毒中最大的一科。

而新型布尼亚病毒,则是卫生部门从蜱虫中毒者体内分离出的一种布尼亚病毒突变株。

新型布尼亚病毒

新型布尼亚病毒寄生的蜱虫扮演着什么角色?

蜱虫,夏天养狗的小伙伴们应该再熟悉不过,经常会吸附在狗狗的皮肤上,有时候用蛮力拔出身体,头部还留在皮肤内引起继发感染。这都是因为蜱虫可以分泌一种类似水泥样的物质把自己粘附在动物的皮肤上,以便于持续吸血,吸血时间可以长达36~48小时,甚至更长。

蜱虫作为能传播多种病原体的节肢动物,本身是不致病的,在叮咬人类或动物后,会将其体内的病原体传播给宿主,是一种仅次于蚊虫的重要病媒生物。

蜱虫

新型布尼亚病毒的来源及传播方式有哪些?

布尼亚病毒的自然感染,多见于许多脊椎动物和节肢动物(蚊、蜱、白蛉等),也可感染鸟类。人类感染新型布尼亚病毒后,会引起类似流感或登革热的疾病、出血热(立夫特谷热和克里米亚─刚果出血热等)及脑炎(加利福尼亚脑炎)的症状。

布尼亚病毒传播类型共有蚊媒、蜱媒、白蛉媒,新型布尼亚病毒主要由蜱虫传播,虽说报道的病例症状严重,但无需担心,均可治疗,病死率很低,目前也未发现人传染人的病例。

蜱虫传播路径

如何才能防治新型布尼亚病毒?

目前的防治手段一共四种,分别是环境防治:清除灌木杂草,清理禽畜圈舍;化学防治:可喷洒药物,牲畜可定期药浴杀蜱;生物防治:用生物农药藻盖杀(0.12%藻酸丙二醇酯);个人防护:进入有蜱虫,蚊虫等地区,要注意防护,外露部位要涂布驱避剂。

蜱虫一般在4月到10月活跃,好发于丘陵地带,多生活在森林、灌木丛、开阔的牧场、草原、山地等环境中。夏天来了,Dr.G也要提醒大家,尽量避免在草地、树林等地长时间坐卧,避免儿童到荒草地、灌木丛里玩耍。

如果发现皮肤有蜱虫附着,千万不要用镊子等工具将其除去,也不能用手指将其捏碎。应该用乙醚、煤油、松节油、旱烟油涂在蜱虫头部,或在蜱虫旁点蚊香,把蜱虫“麻醉”,让它自行松口;或用液体石蜡、甘油厚涂蜱虫头部,使其窒息松口。

蜱虫叮咬后处理方式

被蜱虫叮咬后,一旦出现发热,不明原因的血小板,白细胞降低时就要警惕是否感染了新型布尼亚病毒,此时,应立即就医,并进行规范的治疗。

参考文献:

[1]杨振洲,陈国仕,李彦,孙宏迪.疾病媒介蜱虫控制策略[J].传染病信息,,24(01):55-58.

[2]汪才侠,胡方成,雷呈祥,易建中.蜱虫和蜱传疾病的预防[J].上海畜牧兽医通讯,(05):50-51.

[3]Immunology-Immunoglobulins;StudiesfromWageningenBioveterinaryResearchRevealNewFindingsonImmunoglobulins(Multimericsingle-domainantibody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201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