喂!大夫啊,请问我的病理报告出来了吗?我叫***,
我的就诊卡号是***,我的电话号码是***”
“您好!我帮您查询一下...不好意思,您的标本是前天送检的,报告还没出来,您需要......”
“啥?还没有出来啊!别的科室报告几小时就出来了,就你们的报告,等好几天都出不来!我的病可等不了这么久啊!”
“***先生(女士)您别着急,我们非常理解您的心情,但是病理报告有所不同,需要......”
这种对话,医院的病理科,都时常发生,沟通稍有不慎,便会引起患者的不理解,甚至招来投诉。病理科的工作人员每天都要为了给患者解释原因而绞尽脑汁,毕竟大多数人都不了解病理科的制片流程,更不理解一份病理报告的背后包含多少工作量,加上患者治病心切,很容易只是简单的同其他科室比较出具报告的时间,所以产生这样的疑惑也是正常的。
接下来,我就给小伙伴们概述一下病理科出具一份报告的一般流程。
首先呢,患者的病理组织送到病理科时,病理科的工作人员会对每一个标本对应的患者基本信息和病理组织基本信息进行核对登记,然后根据标本处理方式的需求,分别送往不同的标本处理室。医院病理科每天的标本量都是数百个,大部分送到病理科的手术标本都要交给取材室进行取材,但在取材之前,标本需要浸泡在福尔马林固定液中6-24小时充分固定,因为固定不到位的标本会影响后续取材和制片的过程,从而影响诊断效果;取材时,取材医生会把标本的关键部位精准地切成2cm*2cm*0.3cm大小的薄块,分装到包埋盒里,并且对标本进行大体描述,这需要技术人员精准而快速地记录下来,以便于医生后期阅片诊断;取材的每一刀都有十分严格的操作要求,每个标本的取材过程,都需要取材医生精神高度集中和技术人员的默契配合。为了将组织更好地与石蜡结合,提高切片质量,取材结束后,技术人员会把包埋盒装好后进行脱水处理,这一过程耗时较长,通常需要16小时;经充分脱水后,技术人员才能进行石蜡包埋,制成蜡块。技术人员会用切片机从蜡块上切下3-4μm的薄片,然后工整地捞至玻片上,进行烘干,再对玻片进行染色和封片;平均每个蜡块需要转动切片机20-30次,也就说完成每天两百百张左右的切片,技术人员需要转动切片机次以上,从包埋到封片的整个过程需要3-4小时。这些都是制片过程已经花了2-3天时间。然后是关键的阅片,面对数百例患者的标本制片,为了保证患者权益,减少误诊,病理医生需要经过初筛,复诊两级诊断才能出具报告,有时遇到疑难杂症的情况或者需要做免疫组化的患者,还会延迟2-3天。
一份病理报告背后是取材-脱水-制片-阅片诊断环环相扣的,每一步都不可缺少,每一步都包含了医生和技师们丰富的经验和精湛的技艺。所以,了解了这些之后,大家也应该明白了,得出一份病理报告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为了给出精准的诊断,是需要时间的,大家耐心等待哦。
声明:此文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来源错误或者侵犯您的合法权益,您可通过邮箱与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及时进行处理。邮箱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lfa/160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