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类火灾:固体物质火灾。这种物质往往具有有机性质,一般在燃烧时能产生灼热的余烬。如木材,棉被、毛、麻、纸张火灾等。在扑救这类火灾;选用清水型灭火器最有效;使用干粉灭火器扑救,要注意防止复燃。
B类火灾:液体火灾和可熔化的固体物质火灾。如汽油、煤油、原油、甲醇、乙醇、沥青、石蜡火灾等。在扑救这类火灾时,应选用干粉、泡沫、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不得选用水型灭火器。防止发生流淌火灾。
C类火灾:气体火灾。煤气、天然气、甲烷、乙烷、丙烷、氢气等。在扑救这类火灾时,应选用干粉、卤代烷、二氧化碳型灭火器;
救带电设备火灾应选用卤代烷、二氧化碳、干粉型灭火器扑救。
灭火的几种基本原理:
冷却、窒息、隔离和化学抑制。前三种灭火作用主要是物理过程,化学抑制是一个化学过程。
灭火的基本方法
灭火就是为了破坏已形成的燃烧条件,达到灭火目的,灭火的方法主要有以下四种:
1、隔离法:就是将还在燃烧的物质与未燃烧的物质隔离,使火势不致蔓延。(拆除防火隔离带)。
2、窒息法:隔绝空气,使可燃物得不到足够的氧气而停止燃烧。(如用不燃物遮盖燃烧物、不燃气体、液体喷到燃烧物上使之得不到空气而窒息)。
3、降温法:就是降低着火物质的温度,使之降到燃点以下而停止燃烧。(如用水或将水洒到火源附近的物体上,使其不形成新的火灾区)。4、抑制法:就是中断燃烧的连锁反应。(如将有抑制作用的灭火剂喷射到燃烧区,使燃烧终止,从而达到灭火的目的)。
几种简单火灾的处理:
1、煤气罐着火和煤气管道起火:寻找一块毛巾或其他布制品,沾湿绕在手上,将阀门关闭即可灭火。
2、厨房操作台、油锅起火:利用窒息的灭火原理、只要将锅盖盖上即可灭火。
3、电器短路,引起周围可燃物起火:应坚持断电灭火的原则,来不及断电的情况应当防止触电伤人。控制火势再断电灭火。
4、当发现火情时,不要惊慌;保持头脑清醒;立即利用通讯设备或自动报警系统(消防手报按钮、防排烟按钮)向控制发出火警信号,随即清除周围可以清除的可燃物,将可燃物与着火源隔离,寻找一切可以扑灭火灾的物品(灭火器、食用水、扫帚)阻止火势蔓延、等待其他人员到场增援。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921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