寒冬已至,天气日益寒冷。人们纷纷换上厚厚的冬装,驱寒保暖。与此同时,车辆冬日行驶,也离不开“保暖、加热”。商用车主要加热有燃油加热、尿素液加热、进气预热、散热系统保温等,下面为大家介绍一下,在寒冷的北方,如何更好的过冬。
燃油系统加热
商用车动力以柴油机为主。众所周知,与汽油不同,柴油标号主要是参照燃油“凝结”温度来划分,且随着耐低温能力的提升,相应售价也会有较大的提升,-35#柴油价格比0#柴油价格每升贵1元左右。
以重卡为例,满载百公里油耗30L计算,使用0#柴油每百公里可节约费用30元,每天可节约元,对于北方地区的卡友们来说,比南方司机增加了一笔不小的开支。
使用低温标号柴油,会增加司机朋友们的运营成本。同时,低温标号柴油市场供应也较为不稳定。而常用的0#柴油,冬天经常面临“结蜡”现象,燃油无法供应发动机燃烧的需要,导致车辆无法正常使用。可见,燃油系统的加热是非常必要的。
早年间,“老司机”们经常采用“火烤油箱”这种简单粗暴的土办法。如此一来,不仅操作繁琐,更会有极大安全隐患,容易“引火烧身”,造成人力、财力损失。
目前燃油系统多采用电加热和水加热等方式进行燃油加热:
●燃油电加热
电加热是一种较为直接有效的燃油加热方式,通常在燃油箱液位传感器、燃油滤清器及燃油管路等部位增加电阻丝加热。
配置电加热系统的车辆,可在较短时间内实现燃油的“解冻”,保证北方地区在冬季仍可以继续使用0#柴油,从而节约不菲的燃油成本。
但使用电加热的车辆需要注意电瓶的保养维护,尤其是电瓶在低温状态,电量远低于夏季,冬季维护好电瓶,保证能给燃油管路正常加热。
电加热管路价格较高,整个燃油管路及液位传感器的加热需要0--元不等的费用,成本远高于普通管路。
●燃油水加热
不同于电加热系统,水加热系统“解冻”时间相对较长。需要等待发动机水温升高后方能奏效。其成本相对较低,一般与双油箱或者双腔油箱配合使用。
副油箱加注低温标号柴油(如-35#柴油),主油箱加注0#柴油。主油箱配备水加热系统(燃油传感器带螺旋状金属水管,增加热水接触面积,提升换热效率),利用发动机水温进行燃油箱加热。
冬季低温车辆环境启动时,首先使用-35#柴油,待发动机水温上升,主油箱低温标号柴油“解冻”后,切换为主油箱供油,整个过程需要半小时甚至更长的时间。
目前重卡大都使用水加热,有其使用特点决定,重卡往往需要长时间行驶,采用水循环加热成本低,并且加热效果好。
尿素溶液加热
随着排放升级,法规对NOx等污染物限值愈加严苛。SCR成为整车后处理系统中不可或缺的模块,它通过向排气系统中喷射尿素溶液,利用化学反应降低Nox污染物排放。SCR系统主要包含:尿素箱、尿素泵、尿素管路、尿素喷嘴、水路电磁阀等部件。
常见的SCR系统多使用浓度为32.5%的尿素水溶液。这种水溶液-11℃时开始结晶。尿素结晶会导致尿素泵、尿素管路、尿素喷嘴等部位堵塞,影响车辆正常使用。情况严重者甚至可导致尿素泵、尿素喷嘴等关键零部件损坏,造成较大经济损失。
北方地区冬季多面临尿素箱结晶问题,因此尿素水溶液也需要“升温解冻”。与燃油加热类似,尿素溶液加热也多采用电加热及水加热(或二者配合使用)的方式。
进气预热
普遍认为柴油机最佳进气温度一般为40℃~50℃。进气温度过低会对发动机动力性产生较大影响。
进气预热是通过加热进入气缸的空气,提升发动机进气温度的技术手段。在低温环境下,机油粘度较高、气缸壁面初始温度较低,易造成车辆启动困难。
通过在进气歧管中增加“进气加热器”等手段,对进入气缸的空气进行提前预热,可有效改善发动机冷启动性能,为发动机动力性提供保障。
“进气加热器”主体结构为电阻丝加热。通常安装在进气歧管内部,节气门之前。
散热系统保温
●节温器
我们知道为了防止发动机过热,车辆基本都配备了散热水箱。在发动机工作工程中,散热水箱可通过发动机水套内的冷却水循环将发动机散热量带走,保证发动机不会过热。
但在车辆初始工作时,为了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达到最佳工作温度,需要将散热水箱暂时“截断”。常见节温器一般为蜡式节温器,蜡式节温器凭借其内部石蜡特性,可实现温度较低时关闭,温度较高时开启。
在发动机温度较低时,节温器关闭,水套内冷却液只在发动机内部循环(如下图绿色箭头流向示意)。这样能够使发动机温度较快上升,提升热效率。当温度过高时,节温器才会打开,冷却水流经散热器进行冷却。
节温器是协助发动机迅速建立工作温度的关键零部件。
●主动进气格栅
有时候,我们会在路上看到,卡车前面裹着一层厚厚的棉被,主要用途就是用来保温,现在逐渐被主动进气格栅替代,主动进气格栅是当下较为先进的提升发动机温升速率的技术手段。
主动进气格栅可通过ECU直接控制,通过实时监控发动机温度等信号值,根据需要实现格栅随时开闭。
与节温器功能类似,当车辆发动机温度较低时,进气格栅关闭,形成“关窗保温”的效果。隔断冷风“吹击”发动机,保证发动机迅速升温。而当发动机温度过高时,则可打开“窗户”,借用车辆行驶速度将冷空气引入机舱,对发动机进行冷却散热。
北方寒冷的天气,相比南方卡友,不仅要增加买羽绒服的钱,还要为爱车增加一系列的加热系统,这也是一笔不小的开支,很多时候还要面临冰天雪地,在这种艰苦的环境保证北方人的正常生活和生产。(文/卡家号:crazytruck)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77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