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格隆汇
机构:西部证券
核心结论
病理检查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四大细分领域加深理解疾病本质。目前病理报告被认为是肿瘤诊断的“金标准”,可分为四大细分领域:组织病理、细胞病理、免疫组化病理和分子病理,逐渐探索疾病本质。我国注册执业病理医生严重缺乏,目前缺口至少为6.6万人,多点执业、鼓励病理诊断中心设置等政策有望解决行业病理医生缺乏、资源分配不公平、医生收入低等问题。
组织病理市场规模20-30亿元,仪器看进口替代、检验看外包渗透率提升。组织病理分为石蜡切片技术和术中切片技术,技术均较为成熟,预测其市场规模为20-30亿元。工业领域方面,病医院、ICL主要还是进口品牌徕卡、赛默飞主导,未来进口替代是长逻辑。检验市场方面,市场长期看外包渗透率提升,金域占市场的20%。
细胞病理宫颈癌筛查潜在市场超亿,未来看筛查率、外包率提高。细胞病理主要用于宫颈癌筛查,液基薄层细胞检测技术逐步替代传统巴氏涂片,国家大力普及两癌早筛的形式下,预计其潜在市场规模超过亿元。工业领域方面,液医院偏好进口产品,部分国产产品也较为优秀。检验市场方面,金域医学渗透率为8.8%,医院外包率提高以及筛查意识增强以后渗透率的提高,市场空间较为广阔。
免疫组化病理潜在市场空间超40亿,行业增速15%左右。免疫组化病理临床上用于进一步的肿瘤分型、预后监测等,正由传统人工技术转向设备自动化,试剂仅涉及中低端免疫技术。中游市场主要由外资主导,以迈新生物为首的国产企业进口替代机会较大;检验市场方面,随着癌种检测的普及,渗透率也在逐年增加,预计目前行业增速在15%左右。
分子病理主要用于伴随诊断场景,潜在检验空间超50亿元。分子病理核心技术是基因检测,艾德生物是国内伴随诊断行业龙头。未来行业随着新靶向药物陆续获批、现有靶向药物适应症进一步拓展以及纳入医保的趋势,将迅速带动伴随诊断基因检测的需求;同时技术的更新迭代由传统的qPCR技术逐渐向高通量NGS多基因检测发展,多基因检测项目逐渐代替单基因项目,我们预计未来行业仍能保持20%以上的增速,潜在市场超过50亿元。
投资建议:病理行业未来有望受外包率、筛查率提高以及靶向药物推广而持续稳定增长,我们建议重点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858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