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优势 >> 正文 >> 正文

你留意过蜡烛吗它在我们不知道的地方生根发

来源:石蜡 时间:2022/11/7
白癜风互助论坛 http://m.39.net/pf/a_4624544.html

蜡烛我们都用过,但是随着照明设施的普及,以及现在有些蜡烛精加工后的易燃易爆性,我们对蜡烛的接触可谓少之又少。现在蜡烛基本用于节日和宗教场所。

蜡烛的主要成分是石蜡,易融化。传统蜡烛并不易燃易爆,但有些香薰蜡烛是不允许携带上飞机的。古人对蜡烛描写的诗词有很多。李商隐在《无题》中写道: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意思是相见很难,离别更难,何况在这东风无力、百花凋谢的暮春时节。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烧成灰烬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蜡烛融化时,就像女子在垂泪一般。

韩翃也在《寒食》中写道: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暮春时节,长安城处处柳絮飞舞、落红无数,寒食节东风吹拂着皇家花园的柳枝。夜色降临,宫里忙着传蜡烛,袅袅炊烟散入王侯贵戚的家里。虽然不免有些夸张,但蜡烛在皇宫中的使用量相当大是毋庸置疑的。

蜡烛,照亮了学子的实现抱负之路;蜡烛文化,在时间的长河中,也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我们曾经在课文中学过一篇外国文学,文章中这家人的女主人是一位具有强烈爱国主义的人,她将机密文件藏在了蜡烛中,为了避免来到她们家的军官发现,她的儿子和女儿轮番上阵,在千钧一发之际,女儿将蜡烛带走,这才避免了这场危机。如果蜡烛的秘密被发现,那么他们全家不仅保护不了这个秘密,一家人的性命也很难得到保证。文章中这段描写得十分生动,蜡烛在这中间按充当的角色串联起了整个故事,最后蜡烛恰到好处的熄灭,使得全文有张有弛。

我们中国人的情报故事中,蜡烛也是时常充当起中间人的形象。小小的蜡烛身躯下,隐藏着巨大的秘密,在这强烈的反差下,蜡烛披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

我们还将老师等奉献型职业比作蜡烛。身处奉献型岗位的人们无时不刻不在燃烧自己,将自己地储备能量持续不断地输出,然而却很少人记得。就像蜡烛,刚开始很亮,后来这份光亮逐渐失去光泽,在它结束生命后,谁还会记得这世界上曾经有一支蜡烛照亮世界,而代价却是牺牲自己。有个成语叫做飞蛾扑火,飞蛾向往蜡烛的温度,所以不管是从生理上还是心理上都促使它接近蜡烛,哪怕结局是被烧死。飞蛾是傻,但在它在接触到火、接触到热时,它生命的价值才算是达到了巅峰,哪怕只有仅仅几秒。从蜡烛和飞蛾的故事中,你感受到了什么?

信徒在蜡烛前祈祷,祈祷生命价值永恒;我们在蜡烛前祈祷,祈祷平安顺遂,安康一生。志愿者们在蜡烛前祈祷,祈祷天堂无病痛,大灾大难面前,伤亡能少一点。如果给你一支蜡烛,你愿意用它祈祷什么?

文中所用图片来自网络,如侵权,请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237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