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的学校门口,经常会有售卖各类文具的店铺,而为了吸引孩子购买,厂家都会费尽心思把这类文具做得好看,但是这些“高颜值”文具却暗藏高风险,极易对儿童身体健康造成损害。
塑料书包里的隐形“杀手”
图源:新华社
最近,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对市场流通的82批次学生书包样品进行了检测,42批次检出短链氯化石蜡,含量范围为0.%-9.5%,检出率为51%;其中,25批次样品中短链氯化石蜡含量超出欧盟有关法规限制要求,不符合率为30%。
氯化石蜡是什么?
氯化石蜡常被作为增塑剂添加在塑料材料中,可以增加塑料材料的柔韧度,便于塑形和提高触感柔软度,通过打造更好的书包外观和手感吸引消费者。氯化石蜡按照碳链长度可分成短链、中链和长链,其中短链、中链氯化石蜡具有一定的生物毒性,通常碳链越短毒性越强。
深圳市计量质量检测研究院工程师冯岸红认为,书包伴随着学生的整个读书时代,学生几乎每天都会接触书包,午休时甚至会枕着书包入睡。从研究数据可以看出,书包中存在短链氯化石蜡的暴露风险,有毒物质可能通过呼吸道等途径进入人体,进而对学生的健康造成损害。
图源:新华社
原环保部、商务部、海关总署公布的《中国严格限制的有毒化学品名录》列出了进入环境后通过环境蓄积、生物累积、生物转化或化学反应等方式损害健康和环境,或者通过接触对人体具有严重危害和具有潜在危险的化学品名录,短链氯化石蜡赫然在列,允许使用用途为:工业用途。
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公布的检测报告指出,短链氯化石蜡具有生物毒性且有蓄积性,长期存在于环境中的短链氯化石蜡会在动物和人类体内积蓄,影响人体以及生物的免疫系统和生殖系统,并造成环境污染。
塑料包书膜增塑剂危害学生健康
短链氯化石蜡还出现在塑料包书皮上。深圳市消费者委员会年的一项检测显示,6款塑料包书皮样品被检出含有短链氯化石蜡,其中5款超出欧盟标准限量要求。
上海市质监局曾对塑料包书膜及书套产品的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多环芳烃等项目进行风险监测,并发布结果显示本市八成以上抽查样品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不合要求存在风险,建议使用传统的牛皮纸包书皮。
塑料包书膜和书套在生产过程中有可能添加增塑剂和各种助剂,可能含有多环芳烃和邻苯二甲酸酯增塑剂化学物质。邻苯二甲酸酯类是塑胶工业中常见的增塑剂,研究表明,过量添加会影响激素系统,导致儿童性早熟。市质监局人士建议消费者使用传统的牛皮纸包书皮,从而降低有害化学物质的危害。
不少家长表示,并不了解塑料包书皮是否存在化学物质超标。老师提倡孩子保护书籍,建议学生使用包书皮保护书本表面,因此每个学期都要买十来个,孩子所用的全部书本练习册都要用上塑料包书皮。不少来文具店购买塑料包书皮的家长和学生,对于化学物质超标,均表示不清楚。
学校门口售卖的玩具也得小心
曾经有一位从事多年玩具销售批发的销售商,向大家爆料出塑料玩具的内幕。他说“以前自己没有孩子所以对这一块也不是特别上心,只从今年生了宝宝以后,吃的用的玩的都格外的细心,特别是宝宝半岁后再次来上班时,发现市场里很多玩具都存在着不安全因素,大部分玩具都是“二手塑料”制作而成。
“二手塑料”内含有大量的化学添加剂,会对人体产生伤害,长期触摸或者吸允会导致孩子中“毒”,劣质的塑料玩具含有邻苯二甲酸酯,长期接触邻苯二甲酸酯可以可通过皮肤、呼吸、间接的进入孩子们的口腔从而造成致癌以及生殖器官疾病诱发。严重的孩子还会出现内分泌混乱,败血症等疾病。
据估计,目前全球90%以上的玩具由塑料材料制成,其中占比最大的是PVC(聚氯乙烯)。
邻苯二甲酸酯(PAEs)赋予PVC柔韧性,但实际上,它是一种有毒的物质,不少专业文刊都向大家披露了它对儿童的荷尔蒙问题和癌症具有潜在的危害。
另一种材料PC(聚碳酸酯)在玩具中较少使用,但却常出现在奶瓶、小票收据等更加日常的物品中,既可以含有双酚A(BPA),也可以含有其替代品双酚S(BPS)和双酚F(BPF),这几种添加剂在研究中显示出内分泌干扰、肥胖风险、糖尿病等对儿童和青少年健康的不良影响。
说到这里,家长最好看看身边是否有非正规出厂的玩具,或者检查一下孩子是否有咬笔头、书皮等的习惯,这种习惯是很容易导致孩子接触到塑料中的物质。
在选购时一定要记得避免买到不法商贩出售的伪劣产品,可以很大程度的保证孩子的安全。希望各位家长都能绷紧这根弦,避免孩子成为伪劣产品的受害者。
来源丨新华社、澎湃新闻、光明网综合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分享转载请注明作者!
如有侵权请立即与我们联系删除!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zjzl/12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