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资源 >> 正文 >> 正文

灌浆壶恐怖的生产效率生产工艺老邵紫砂说

来源:石蜡 时间:2023/11/26
谁看好了白癜风 http://m.39.net/pf/a_4473321.html

上一期的问题:生活中,除了灌浆壶,还有哪些物品也是灌浆工艺生产出来的?

答案:茅台、国窖、古井等酒厂在高档酒上用的陶瓷酒瓶就是通过灌浆工艺生产出来的,全称灌浆陶瓷酒瓶。

所以其实灌浆工艺是陶瓷生产工艺中,比较常见的一种。欧美、日本、中国以及台湾地区都有灌浆工艺生产的各种陶器,比如说陶罐、陶瓶、陶壶。

今天就通过图文的形式说一下灌浆壶的生产工艺流程,整个灌浆壶的制作流程大体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灌注、放浆、脱模。第二个阶段开孔、装嘴把、修口盖、喷浆。第三个阶段烧制、抛光,但在这之前还需要对泥料进行一些特殊的拼配!

第一步配料,先把泥料放置在球磨机中研磨48小时,将泥料研磨成目左右的泥浆,方便注浆。

第二步将配制好的泥浆加入石蜡搅匀,开始人工灌注,原理就是将含有石蜡的泥浆加热灌注到模型中,利用石膏模的吸水性吸泥,当模型口盖的挂泥达到3-5毫米时,打开放浆孔(注),将多余的泥浆放掉,最后手工脱模。

此底座会慢速旋转倒浆过程中模具在旋转

第三步开壶嘴、壶盖配壶钮,壶体配壶把,壶盖和壶口适当修整,简单修坯以后,送窑烧制成型。

灌浆壶的最重要的技术难点在于紫砂泥、高岭土、水玻璃的配比以及石蜡的添加比例,而且需要把比重控制在1.7-1.9左右。添加水玻璃是为了增加紫砂泥浆的流动性,而添加石蜡则是为了能更快更顺利的脱模。

另外灌浆壶的生产工艺决定了它不能含砂或者调砂。因为如果含砂或者调砂。砂的比重比浆要更重,它会沉降在壶体底部,这样一来很不美观,二来非常容易辨认。这也是为什么要把泥料打磨成目浆料的原因,紫砂紫砂,没有砂的泥料导致灌浆壶几乎没有透气性和吸水性,和普通玻璃杯没有区别,灌浆壶的断面呈玻璃相也印证了这一观点。

其次就在于紫砂壶样品的开模,灌浆壶的模型必须讲究效率、成品率以及质量。现在宜兴的灌浆壶普遍采用一体模具,即壶嘴和壶一体成型,为一付两瓣模,壶把单独一付模型。

壶口开为一个大孔,壶嘴开为一个小孔,这样灌注的时候更有效率。而且在壶把的位置设有一个放浆孔,这样在壶体成型以后直接把放浆孔打开就可以把多余的浆料放掉,不需要再把模型倒过来放浆,这样的设计十分合理,省时省力,最后脱模,拨出放浆管,在孔洞处安装壶把,稍加处理,一把灌浆壶就生产完成啦。

注:这也是为什么灌浆壶内壁会有凹陷---方便快速放浆。毕竟灌浆壶一做成百上千,一个个模具倒置过来放浆费时费力,所以就做了这么一个小孔用于放浆,归根结底还是为了节省时间,提升效率。

现在市面上灌浆壶已经不太常见,因为它们被更新、更快、更好的工艺如手拉胚、机车壶给淘汰了,成为了紫砂历史。虽然现在某宝上还有灌浆壶在出售,可大多以老壶或者以瑕疵壶的名义售卖,因为价格便宜,有些不懂的小白壶友贪便宜,纷纷购买,有些销量还相当不错,让人哭笑不得。

趣问

半手壶需要模具、灌浆壶也需要模具,那还有什么工艺也需要用到模具三种工艺使用的的模具有没有差别,而反映到壶身上会是什么特征?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664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