脊髓损伤(SCI)激活了一系列信号通路,由于脊髓的自我再生能力非常有限,导致感觉和运动功能受损,而没有恢复功能。作为一种新型治疗方法,联合治疗可以为SCI再生提供有效的修复。在这项研究中,设计了一种接种有基因修饰脂肪干细胞(ASCs)的聚合物生物活性支架,用于SCI轴突再生。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了载鸸鹋油(EO)的聚己内酯/胶原(PCL/Col)电纺支架,并通过FESEM和FTIR对其进行了表征。用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GDNF)介导的重组腺病毒对ASCs进行转导,并通过ELISA测试证实了GDNF在感染细胞中的过度表达。在大鼠模型中,将接种细胞的支架移植到挫伤脊髓的病变部位。组织学评估和行为学检查用于评估支架植入后8周的功能恢复和神经修复情况。本研究揭示了ASCs在支架上14天期间的存活率较高。与对照组相比,24小时后转染的ASCs中GDNF水平显著升高(p0.05)。如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评分结果所示,在大鼠体内植入接种ASCs/GDNF的支架,移植后8周表现出明显的运动功能恢复(p0.05)。此外,植入接种有ASCs/GDNF的PCL/Col/EO支架可减少病变腔的大小和轴突脱髓鞘,同时改善大鼠的运动功能恢复。该结果为临床应用联合疗法修复脊髓损伤提供了有力的证据。
图1:通过流式细胞仪对ASCs进行免疫分型。ASCs的表面抗原:ASCs(A-B)对CD34,CD45(C:0.51%,D:0.19%)阴性染色,(C-D)对CD90,CD(A:98.8%,B:75.2%)阳性染色(n=3)。
图2:分离ASCs的多能性。(A)ASCs的脂肪细胞分化和油红染色显示脂质滴(比例尺=25m,40X)。(B)ASCs的成骨细胞分化和茜素红染色显示磷酸钙沉淀(比例尺=50m,10X)。
图3:感染后24小时,用Adeno-GDNF载体和Adeno-LacZ处理后,在ASCs培养基中检测到的GDNF水平(n=3,****P≤0.)。
图4:(A)PCL/Col和(B)EO负载PCL/ColNFs的FESEM图像。
图5.开放场地Basso-BeattieBresnahan(BBB)运动成绩的时程。从受伤后第3天到8周(9分)获得BBB评分。在治疗期间,BBB评分增加;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ASCs治疗组的得分显著高于其他实验组(P<0.05)。而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未观察到无细胞支架治疗组的BBB评分有显著差异。
图6.PCL/Col/EO+ASCs/GDNF联合治疗脊髓损伤中心空腔区的组织病理学评估。A.SCI后8周,H&E染色空腔区的石蜡切片(×10)和B.损伤组之间损伤中心空腔区的百分比。数据表示为平均值±SEM。SCI:脊髓损伤,PCL:聚己内酯,Col:胶原蛋白,EO:Emu油,ASCs:脂肪干细胞,GDNF:胶质细胞系衍生神经营养因子,*:P<0.05
图7.细胞移植后8周,用Luxol固蓝染色评估不同组的髓鞘形成率。支架+ASCs/GDNF组和支架+ASCs组的髓鞘面积明显高于SCI和无细胞支架组,尽管SCI和无支架组之间无显著差异。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9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