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秋时节,长庆油田长实集团五蛟西采油作业区内工业生态绿色风景线,“生态优先、绿色发展”成为油田发展的主基调。 尤伟 摄
中新网兰州8月13日电(侯志雄高展)初秋,甘肃庆阳黄土塬上依旧高温。午饭后,长庆油田长实集团五蛟西采油作业区生产技术室副主任周泽晟便一头扎进工作室,捣鼓起自己的“小发明”。
年出生的周泽晟是典型“技术派”,说话音小,略带腼腆。他对中新网记者说,“以前经常看到石油工人一身油污在油井前工作,感到很艰辛。”
周泽晟设计的热洗清蜡清蜡小车,能最大程度降低井下作业清蜡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尤伟摄
“石油开采中除了原油外,还会存在有不同数量的石蜡,在油井管壁上聚集和沉积形成油井结蜡。”周泽晟介绍说,结蜡严重的油井需要高温蒸汽将油管杆刺洗干净,会对工人身体健康造成危害。
与他有同感的五蛟西作业区经理高铭说,“以前井口清蜡时,要在油管桥前做清蜡蓄水槽,工作空间狭窄、地面油滑,有安全隐患还对环境污染存在风险。”
于是,周泽晟和于志栋等技术人员琢磨起创新改进操作工艺。他指着眼前一台由蜂窝孔状钢板制作成的小推车介绍说,“这个热洗清蜡小车有效减少了井口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油污,现在已申请到了国家专利。”
众多小发明、小创造被应用在了实际工作中,减少了采油作业过程中产生的污染。 高展摄
高铭认为周泽晟设计的热洗清蜡清蜡小车实现了“一举多得”:解决了清蜡过程中产生的污油泥回收难度大、费用高、降低了劳动强度和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能最大程度降低井下作业清蜡环节对环境的污染。”
“每件优秀的小发明都是‘改’出来的,热洗清蜡小车前后历时一年多时间,经过4个版本更新才成为一件成熟的工具。”周泽晟说,这期间经过了不断的摸索实践,请教年长的技术工人,这是大家齐心协力的作品。
油田井下作业操作技术程序非常复杂,施工过程中对环境的保护也是历来油田企业的一大难题。近年来,随着社会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593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