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资源 >> 正文 >> 正文

文献笔记纳米流体PVT系统与纳米流

来源:石蜡 时间:2023/4/9
白癜风治疗最好的药 http://disease.39.net/bjzkbdfyy/170816/5629059.html

01论文研究目的

该论文主要是想研究在相变材料(PCM)中加入SiC纳米颗粒,将其应用到光伏光热混合系统后,系统热电性能如何,并与基于水、纳米流体的光伏光热系统进行对比分析,突出加入SiC后,系统性能的提升。

02实验材料

PCM选用当地较常见的石蜡纳米颗粒为SiC

图1.实验材料

石蜡中加入SiC颗粒的质量分数,通过配比一系列的样品,对样品在不同温度下的密度、黏度以及热导率进行测量后,选择热导率较高,且其他性能较为稳定的配比。(实验选用3%)纳米颗粒的加入会减少石蜡相变熔化和固化的时间,也能提高其热导率

03实验系统

图2.实验系统图图3.主要实验与数据采集设备图4.光伏光热系统模块横截面

最上层为PV光伏板。硅油层的作用主要是用于填充吸热体与光伏板的空去间隙,另一方面也顺便提高了整个系统的热容量(硅油带来的额外热容量)。采用镀锌钢板固定PCM,且在侧面包有石棉,以减少整个集热体与空气之间的热量损失。在PCM中布有流体通道(图4,里面走纳米流体或者水),带走PCM存储的热量,降低其温度,同时也保证了光伏板较低我的温度,进而保证了光伏板的发电效率(对于常规的硅光伏板来讲,温度每升高1℃,发电效率将约低0.1%)。PCM中插入一膨胀管,与空气相同,排出气泡

图5.管路

04对照实验组设置

对照组:单一光伏发电系统实验镀锌钢质罐与管路均用水的PVT系统,进行实验镀锌钢制储罐放石蜡与管路用水的PVT系统,进行实验镀锌钢制储罐放加入SiC纳米颗粒的石蜡与管路用SiC纳米流体的PVT系统,进行实验

05结果分析

该文同时利用部分测得的实验数据应用到三种人工神经网络MLP,SOFM和SVM模式,看输出结果是否与剩下部分的实验结果一致。目的在于,如果该算法可以用于预测此类光伏光热系统的后续热电输出,那么就可以根据用户实际要求,根据该算法预测,对系统进行调控(主要为管道内流体流速)。

图6.部分实验系统的热电效率

这里只给出了基于纳米颗粒PCM-纳米流体-PVT系统的热电效率,原文中有详细的系统热电结果展示。

06实验结论

发现与传统的PV系统相比,SiC-PCM-纳米流体将光伏板的输出电流从3.69A提高到4.04,并将电效率从8.07%提高到13.32%。人工网络的输出与实验结果和已发表的作品吻合良好。另外文中有对测试仪器精度说明,也有对实验数据有效性分析、实验结果的误差分析等详细内容。

论文号:

10./j.solener..01.(Top)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429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