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爱和田玉的人越来越多,在经济利益的刺激下,一些唯利是图的造假份子开始对和田玉进行优化处理,真真假假、鱼目混杂。
今天就为大家讲解一下有关和田玉优化处理鉴别的问题。
首先依据国家标准GB/T-《珠宝玉石名称》
优化处理的概念是指除切磨和抛光以外,用于改善珠宝玉石的颜色、净度、透明度、光泽或特殊光学效应等外观及耐久性或可用性的所有方法,具体分为优化和处理两类—优化:传统的、被人们广泛接受的、能使珠宝玉石潜在的美显现出来的优化处理方法;处理:非传统的、尚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优化处理方法。
和田玉优化处理方法及鉴别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一、和田玉的优化:
1、浸蜡
优质的和田玉细腻温润,摸在手上很润,为了能达到这种效果,不良商家会将又干又松、瑕疵很多的和田玉浸泡在液体石蜡中,一段时间后,石蜡就会透过玉石的空隙渗透进去,原本不值钱的和田玉,就会“变”成油润感十足的优质和田玉,同时还能掩盖住瑕疵。
鉴别的方法:
①紫外灯照射下很明显的蓝白色荧光;
②用热针靠近会有出汗的现象,因蜡受热融化会流出来;
③将和田玉浸泡在热水中,过一会经没经过浸蜡,就一目了然。
当然,这在标准中,是被允许的。就像汽车打蜡一样,可以作为玉石保养看待,而且这个过程是可逆的,并没有改变玉石本身,要是不喜欢,自己在家也可以把玉石表面的蜡去除。
2、浸油
在和田玉所有料子中,子料的油性最好,油脂光泽也最强,油性是考量和田玉品质的一个方面,而商家经常会在一些表面有瑕疵的和田玉上抹一层油,这样可有效的遮盖表面的细微裂痕、微孔、划痕等缺陷,浸过油的和田玉,在短时间内,看上去会非常漂亮,但是随着长时间的佩戴后,你会发现越来越干,也就露出了自己的真面目。
鉴定方法:
①赶紧的手摸了以后,手上沾满了油的痕迹;
②纸巾擦拭浸油过的和田玉,纸巾上会有明显的油迹;
③很多浸过油的玉,都装在透明塑料自封袋里,这样油可以干的慢一些,所以自封袋上可以发现油渍;
这当然也是可逆的,所以在标准中,浸油浸蜡都属于优化,可以让玉石变得更好看,同时这个过程属于可逆,所以是允许的。
其实我们自己有长时间不佩戴的玉,最好也是抹一点油,然后塑料袋密封放在阴凉处保存。
接下来就是在标准中不被允许的一些方式
二、和田玉的处理
1、染色处理
改善或改变颜色,对和田玉整体或部分进行染色,表面常染成褐红、棕红至黄等色,常见的就是把边角料磨成鹅卵石形状,然后染色仿天然子料;或将一些子料的皮色进行局部染色,行内称为二上色或加强皮。
鉴定方法:
①放大检查可见颜色分布不均匀,多在裂隙、粒隙间或表面凹陷处富集;
②长、短波紫外光下,染色可引起特殊荧光;
③经丙酮或无水乙醇等溶剂擦拭可掉色;
④成分分析仪器(如XRF等)能检测到染料中的外来元素(如Pb等)。
其实我们更多的,是根据自己的经验判断,比如颜色一般不够自然,过于浓艳等
2、拼合处理
将两块或两块以上和田玉经人工拼接而成,且给人以整体印象的和田玉饰品。
鉴别方法:
①放大检查可见明显的拼合缝,偶尔可见胶留下来的气泡;
②紫外灯照射可见拼合缝处明显的蓝白色荧光;
③主体玉石颜色、质地与拼合部分的玉石有差异。
类似的还有八卦等,这类拼接商家一般会明确告诉客户,这是用胶水粘合的。
还有一类,往往出现在巧雕中,人为粘合上一块皮色,既可以当籽料卖,也可以提高雕工价值。
这一类往往不会告知客户,是拼接的
当然也会有荧光反应
3、充填处理
改善或改变和田玉耐久性及外观。用玻璃、树脂等人工材料填充和田玉表面裂隙,目前市场上充填和田玉的样品不多见。
鉴别方法:
①放大检查可见充填部分表面光泽与主体玉石有差异,充填处可见气泡;
②红外光谱检测可见充填特征红外吸收谱带;
③发光图谱分析(如紫外荧光观察仪等)可观察充填物分布状态;
④若充填物为蜡,热针接触可有蜡析出。
这一类手法现在并不是太常见,在和田玉中,主要还是以染色,滚筒为主,所以了解一下就可以了
总结
和田玉的优化浸蜡、浸油属于传统的广泛被人们接受的,在出具和田玉鉴定证书时,不需要说明;但是对于和田玉的染色、拼合、充填处理是不被人们广泛接受的,在出具鉴定证书时是要指明的。
个人认为其实优化处理并不是什么坏事,方法是好的,只是被无良商家用错了地方,把有瑕疵的和田玉进行“优化处理”以此高价卖出,获得更高的收益。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315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