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器的发明经过了一个漫长的过程。
公元15世纪,意大利人卡内蒂尔最先提出注射器的原理。
17世纪,美国人雷恩根据卡内蒂尔的假说,用羽毛管做穿刺针,用狗膀胱做药液容器,装进药液后,压挤狗膀胱将药液注入人体。但是由于使用不便,没有能广泛应用。
19世纪(年),法国人普拉瓦兹(Praraz)发明了活塞式皮下注射器。当时他研发的注射器是用白银制作的,容量仅1毫升。
后来,英国人弗格森改用玻璃注射器,不仅透明度好,而且便于煮沸消毒。现在的注射器管基本上都是塑料制品了,而且都是一次性的了。
自从注射器开始广泛应用之后,以注射填充的方法,改变容貌,追求美丽,就提上了日程。追求美丽的人们开始了注射填充物的探索过程。下面我们就来回顾一下,注射填充物是怎么一步步发展到玻尿酸的。
要进行面部填充其就需要有填充物来进行皮下的注射,于是人们开始了漫长的探索过程。
最早的尝试,石蜡。
要完成注射,其注射物一定是需要液状或者凝胶状,人们开始了第一次的尝试,选用的物品就是石蜡。以现代人看来,其结果肯定是失败的。注射之后石蜡在皮下凝固,形成了凸起,无论是手感还是观感都跟预想的效果相差甚远。但是这是对于注射填充早期的大胆的尝试,一次的失败是不可能阻挡人类追求美丽的脚步的。即使石蜡的效果并不理想,但仍然风靡一时。类似更多的尝试还将继续展开。
我们把这一阶段叫做尝试阶段,在这一阶段里应用的物品多种多样,我在这里列举出来,大家自行想象。
菜油、矿物油、羊毛脂、蜂蜡等等。
这些填充物都会产生不良的反应,一直都没有更好的材料替代,直到硅胶的出现。由于硅胶的稳定性,一直都被认为是可靠的填充材料。但是要相信,持续追求更好更优秀的填充材料的脚步是不会停下来的。
直到前苏联时期,特工们拥有了一项秘密武器,聚丙烯酰胺水凝胶,其可以帮助人快速的改变容貌。这一材料在苏联解体以后快速在全世界范围内开始流行,就是大家熟知的奥美定。我国在年引入,并开始使用。
几年以后奥美定被大规模叫停,因为其注射以后会产生化学反应而变质,同时不会同自身组织相融合,在皮下呈现游离的状态,不可被吸收的特点使其慢慢在填充材料发展的过程中被淘汰掉了。
那么,除去化学材料的填充物之外,是否动物来源的填充物会相对更安全一些,于是胶原蛋白也从此登上了历史的舞台。但最终还是因为不可被吸收的,会造成诱发肉芽肿的问题而不得不放弃。
对于永久效果的长效填充材料来说,且不说其不可吸收会诱发较多问题之外,随着衰老人的外在容貌是持续变化的,填充物永久不变的形态则会有持续的风险。
接下来就是短效填充材料开始崛起的时期了,短效的胶原蛋白应用了一段时间之后,很快就被淘汰了,因为维持时间短,免疫原性等问题,和同期的长效填充材料相比,没有太大的优势,因此局限了其在临床上的应用。
到了这个时候,透明质酸应运而生了。年牛眼玻璃体中分离出了透明质酸,前期因为纯度不高,性状不稳定,在体内容易被吸收,但其拥有强大的保湿作用,在化妆品护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随着生物工程的发展,交联技术使得透明质酸的结构变得更加的稳定,使其渐渐具有了作为填充材料的资格。最早的注射用透明质酸诞生于瑞典的Q-Med公司,之后被各国食药监督局批准使用,目前是应用最广泛的注射填充剂。
玻尿酸在注射填充时,不但能达到填充的效果同时还能帮助皮肤锁水,同时没有术后不良反应,安全,稳定,仍然是当下最为理想的填充材料。
不同厂家之间的技术和工艺的不同,使得不同玻尿酸品牌之间的效果、维持时间不同,但总体这些年的应用数据表明,相对其他填充材料,玻尿酸依然是受众最广,评价最好的。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287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