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资源 >> 正文 >> 正文

防干纸育,降低桑蚕生产成本的同时,保证蚕

来源:石蜡 时间:2022/8/25

为了节约劳动力,减轻劳动强度,减少桑叶消耗量,降低桑蚕生产成本,保证蚕桑生产的安全,各地都在进行新养蚕法的试验研究,并取得显著成绩。今天小编和大家介绍的就是防干纸育。

1.防干纸育的特点

桑叶经细切后,容易干蒸而成废弃的残桑。据调查,普通育第一龄残桑约占76.1%,第二龄残桑约占61.4%。防干纸育由于在蚕座上盖有一张蜡纸(防干纸),防止了水分的蒸发,所以残桑很少,可大量节约用桑,第一龄约能节省40%,第二龄18%,第三龄14%,因而稚蚕用桑的预备量亦可减少。

防干纸育每日给桑5~6次,仅及快速养蚕法每日给桑12次的一半,不但省工,并且因为给桑时间的距离较长,养蚕员能得到适当的休息,工作时注意力较能集中。

由于防干纸育能保持饲料的新鲜,使蚕儿能饱食良桑,所以龄期经过快,眠起齐一,蚕体健壮而发育良好,结茧大而靠量多。

2.防干纸的制造

标准的防干纸是用轻磅牛皮纸涂上石蜡而制成的。制造时,先将熔点较高(50°以上)的纯净无臭的石蜡,加热熔化。另备白铁板一块,置于火缸上方(白获板距离火缸0.3米左右),烘热到60~65.5℃,将牛皮纸摊在自铁板上,即用粗布包的棉花蘸上融化的石蜡液,在纸面上往返涂擦均匀,但求涂到,不宜过厚。每张牛皮纸的需石蜡20~25克。

为了节约石蜡,获得薄而均匀的蜡纸,可把涂好的蜡纸夹在两张未上过蜡的牛皮纸之间,用熨斗来烫,使多余的石蜡为上下纸张吸收。如用过的防干纸发生折皱裂痕,可先用湿布擦净,再用熨斗烫平,卷好后留待下期使用。饲养1张蚕种,要准备防干纸4张。

如没有牛皮纸,可用比较强韧、坚牢的纸张代替,以求耐用。由于防干纸育的全面推广,所需防干纸的数量极大,目前农村应用的防干纸都是用机械制造的。

3.防干纸的应用

第一、二龄饲育时,防干纸既垫且盖,四边并折迭周密,这叫做“全防干纸育”。第三龄饲育时,防干纸只盖不垫,四边不再折迭,这叫做“半防干纸育”。

收蚁时,把划有面积线的防干纸摊在匾中,给桑后盖上防干纸,中留空间以保持一定的空气,并把上、下两张防干纸的两边向上折迭,然后再把防干纸的两端向下反折,不使空气流通。

为了使蚕座上的空气保持新鲜,所以在下次给桑前30~40分钟先揭开防千纸。由于揭纸后忽然明亮,空气新鲜,增进蚕儿食欲,在这一段时间内,蚕座湿气即随空气的流通而蒸发,促使蚕座干燥。待下次给桑后再盖上。

4.饲育温、湿度

防干纸饲育的温、湿度,春期第一、二龄26.5~28℃(80~82.4F)为标准,不低于25℃(77F),干湿差2~3℃;第三龄以25.5~26.5℃(78~80F)为标准,干湿差3℃。各龄务必防止温度下降,否则防干纸易结成水滴,有害蚕儿,万一有了水滴,须暂勿盖纸。

秋期室温常高于目的温度,这时要注意防热,可用并水喷湿草帘,复盖在防干纸上面,以降低蚕座温度。如果室内温高、湿重,不宜使用防干纸,以免蚕座上过于何、热,影响蚕儿健康。

5.给桑次数给桑量

给桑量,第一龄少食期给1层,盛食期给1.5层;第二龄少食期给1.5层,盛食期给2层;第三龄给桑量可照普通育标准。切桑宜稍大,以切成蚕体长的1.5~2倍为标准。

6.蚕座面积和扩座

防干纸育的给桑时间的距离较长,宜预将蚕座面积适当扩大。每次缔桑时,要把密集的蚕儿匀开,尤其是在盛食期,蚕儿发育较快,应在盛食期以前把蚕座扩得大些,避免蚕儿密集。

7.除沙防干纸育

各龄给桑次数较少,所以蚕也较薄,除沙大数宜少。一般第一龄眠除1次,第二、三龄起、中、眠除各一次。为了防止蚕座多湿发霉,除沙时在蚕座下方应多撤焦糠。

8.眠起处理

防干纸育因为给桑时间的距离较长,所以眠除加网宜早。眠除以后,即揭去防干纸不盖不垫,使蚕座干燥,眠中温度比目的温度低1℃,干湿差2~3℃。如蚕儿就眠不齐,必须提出青头蚕,另放他匾,精细饲育。饷食时期宜早,早起早饷,饷食后即把防干纸盖上。

9.硬化病的预防

行防干纸育如技术处理掌握不当,则蚕座常多湿,容易诱发白僵病。为了预防白僵病的发生,各龄眠中或起蚕时,可用1~2%有效氩漂白粉防僵粉或5%赛力散防僵粉进行蚕体消毒。

防干纸育在减少桑叶消耗量,降低桑蚕生产成本的同时,也保证了蚕桑生产的安全。上面关于防干纸育的九个环节,你了解了吗?不妨试一下小编上面分享的有关于防干纸育的饲育蚕的方法吧!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lczl/1392.html

  • 上一篇文章: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