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您现在的位置: 石蜡 >> 石蜡图片 >> 正文 >> 正文

紫光灯到底能不能鉴定翡翠真假

来源:石蜡 时间:2024/10/10

紫光灯看翡翠真假?肤浅!有荧光反应就是B货?无知!如果仅靠一个紫光灯就能搞定的事,质检机构何必耗资数百万买设备,吃饱了撑的?

然而,总有人宁可相信自己眼睛看到的,也不认可专业鉴定机构的结论。比如明明翡翠有荧光反应,卖家就不承认是酸洗,不承认有注胶,复检竟然还是A货,质检机构肯定跟商家沆瀣一气,欺骗我们无辜的消费者,简直无情。笑话!一个专业的鉴定机构犯得着专门跟一个消费者作对?如果紫光灯能定翡翠真假,还要鉴定证书有何用?

早期的BC货,紫光灯下荧光反应强烈

为什么这么多人固执地相信紫光灯呢?这要追溯到20世纪末,当时市场上BC货盛行,但因造假技术有限,翡翠酸洗后的填充多为环氧树脂,有机树脂在紫光灯下会激发出可见光,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荧光反应。在专业鉴定机构匮乏的年代里,紫光灯成了区分A货和BC或翡翠的首选利器。那么,沿袭已久的紫光灯检测,到底有没有用呢?

有,但不是绝对!毕竟时过境迁,当前的BC造假技术早已不可同日而语,完全有能力做到不含任何荧光剂。再者,如果拿的是染色玉髓、染色玻璃、独龙玉、天青冻等冒充翡翠,紫光灯下同样没有任何反应。讽刺的是,有的翠友,翡翠真假还没搞明白,紫光灯电筒倒先买到假货了。

酸洗注胶后的翡翠,酸蚀纹明显可见

市场上常见的紫光灯,按波长分为和。紫光灯成本较低,因光源带有明显紫色,很容易把翡翠本身反射的光线误认为是荧光反应,从而影响判断;行业推荐使用的是紫光灯,光源略带淡蓝,几乎微不可见,有荧光反应时会发出明亮的蓝绿色光辉,很容易识别。很多翠友买到的紫光灯,标注是,实际上却呈现明显的紫光,一看就是伪劣,或是冒充的。

那么,有荧光反应的翡翠就一定是BC货吗?不一定!因为大部分翡翠在加工过程中,会用到抛光粉和煮蜡工序,特别是刚刚加工完成的翡翠,如挂件雕刻的沟壑角落,很难清理得十分彻底,而翡翠手镯表面也常有抛光粉和石蜡残留,这些在紫光灯下都会形成荧光反应。

与的对比,千万别再买错了!

还有一种特殊情况,极少数含杂质较多的翡翠,有的杂质有可能对紫光灯敏感,也会产生荧光反应,只是荧光的强弱不同而已。即便如此,这些荧光反应并不影响翡翠仍然是A货的属性。

这么说来,是不是紫光灯就一无是处了呢?也不是!专业的鉴定机构同样会用到紫光灯,只不过波长更精准,且暗室检测更专业,那检测人员看到荧光反应,应该如何判断呢?实际上,除了紫光,专业机构还会对翡翠进行红外光谱分析,红外下,石蜡和注胶的波峰完全不同的。

雕刻细节过多,抛光粉残留的重灾区

除此之外,还会进行密度检测、放大检查、吸收光谱、折射率等等,综合所有数据,最终确定翡翠真假。所以,专业的事情还是要交给专业的人去做,明明花几块、十几块检测费就能搞明白的事情,非要拎着个紫外灯来杠,没有意义。

那紫光灯还有没有买的必要呢?看个人需求,用途还是有的。毕竟现在很多BC货加工仍然避免不了荧光剂存在,对于非专业翠友,紫光灯辅助鉴定仍然很有必要。事实上,煮蜡或者抛光粉产生的荧光反应,多分布在翡翠表面或者沟壑里,且荧光反应不强,跟BC货通体明亮还是有明显区分的。

技术升级后的BC货翡翠,紫光灯下没反应

极少数煮蜡过久的翡翠,可能也会存在通体荧光的现象,但荧光也相对较弱。值得注意的是,翡翠煮蜡之后,蜡质很容易渗入纹裂内部,通过紫光灯很容易发现纹裂位置以及严重程度。

市场上曾出现商家在翡翠破碎以后,通过胶水粘合或是无痕修复重新出售,肉眼极难发现痕迹,但紫光灯下通常伴有淡淡的荧光反应,很容易发现蛛丝马迹。综上,如果发现有荧光反应的翡翠,自己又无法甄别的情况下,别犹豫,鉴定机构做个复检,相信科学。

照例留个作业,这3支手镯是不是BC货?

总而言之,紫光灯不是万能的,作为辅助检测翡翠的工具,可以发挥其应有的作用,但万事无绝对,不能因为荧光反应就否定一切,也不要用自己的认知去质疑鉴定机构的专业,至少目前而言,鉴定证书仍然是最权威的判定依据,你们说呢?

我是毛毛,一个玩翡翠必须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792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