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标本从接收到发出报告一般要3-5个工作日,为什么那么久呢?
病理标本的流程:标本接收—固定-取材-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染色-封片-初诊-复诊(加做免疫组化、分子检测)-最终发出完整的病理报告。
一、标本固定的目的
1、保持离体组织细胞与生活时的形态相似,抑制组织自溶及细菌繁殖所致的腐烂。
2、保持细胞内特殊物质的定位,保持其原有结构。
固定是良好的组织切片的基础,若组织固定不良,在后续的标本制备过程中则无法加以纠正和弥补,所有组织标本的充分固定是整个组织处理过程中一个重要环节。
离体组织应立即放入10%中性甲醛固定,一般固定3-24小时,有些脏器还需要切开固定。
二、取材:标本固定后应进行取材工作,一般取材大小
2.0cm×2.0cm×0.3cm。
取材从早上8点开始到11:30结束。
三、组织脱水、透明、浸蜡
脱水程序是15个小时,一般下午4点左右运行,第二天7:30(周末除外)结束。
四、组织包埋
常规标本一般需要石蜡包埋,组织块只有经过包埋后使组织达到一定的硬度和韧度,才有利于切片。
五、石蜡组织切片
石蜡切片需要在显微镜下观察细胞形态,对切片厚度要求比较严格,切片的厚度一般为3-5微米。
六、染色
常规石蜡切片常用苏木精-伊红染色(HE染色)
二甲苯-二甲苯-二甲苯-无水乙醇-无水乙醇-95%酒精-75%酒精-苏木精-水洗-盐酸乙醇分化-水洗-伊红-75%酒精-85%酒精-95%酒精-95%酒精-无水乙醇-无水乙醇-无水乙醇-二甲苯-二甲苯
整个染色程序需要一个小时
染色完成后中性树胶封片,贴标签。
六、初检报告
由初级诊断医师先阅片,发出初步诊断报告。
七、审核报告
由高年资主治医师或主任医师复核报告,对于一些疑难病例需要科室讨论,并需要加做免疫组化、分子检测才能最终发出报告。
病理报告所谓的“慢”是因为需要对每份病理报告负责,磨刀不误砍柴工,为了精确的诊断和更有相对性的治疗,请大家相互理解。
文:病理科陈立峰
审核:医务科
编辑:宣传科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合集#个上一篇下一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