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年一度的3.15,已经过去了,但和消费者权益相关的问题,并不是一年只有一天才作数。3.15存在的意义,更多是一个提醒和警示的作用,提醒监管部门要加大监管力度,提醒消费者在消费时要多些防范意识,同时也是在警示不法商家,不要跨过底线做事。
大米,作为人们的日常主食,是消费频率非常高的食品。但是关于大米的安全问题,这些年来,时不时就会有媒体曝光出来。提醒大家:下面这6种大米,很坑还害人,学会辨别技巧,以后别再买了。
1、香精大米
今年的央视3.15晚会上,第一个被曝光出来的,就是香精大米。安徽一家米业公司,通过往大米中非法添加香精的方式,将本地大米冒充泰国香米售卖给消费者。大米中添加的香精,多为人体难以消化的化学物质,长期食用,势必会对人体造成伤害。
买大米时,不要一味追求“香味”,避免掉入冒牌香米的陷阱。此外,将大米放入热开水中浸泡5分钟,如果是真正的香米,闻起来依旧会有香味,但香精大米的香味会明显减弱甚至散尽。
图片来源:央视财经
2、掺假大米
掺假大米的重灾区之一,就是五常大米。之前就有多家媒体报道过,市场上售卖的五常大米,很多是掺假的,包括将真假五常大米掺在一起售卖,或是直接用非五常原产地的大米,打着“五常大米”旗号售卖。
买五常大米,不要贪图便宜,一定要在正规渠道购买,并且要认准米袋上标注的执行标准号,应为GB/T,同时还要看米袋上有没有相应的防伪标识。
3、打蜡大米
陈米,顾名思义,就是放了很长时间的大米,打蜡大米就跟陈米有关。一些无良米商,动了将陈米冒充新米卖的坏心思,就会用打蜡的方式来改变陈米的外观色泽。大米打蜡,是违法的行为。如果用的是人工蜡,长期食用,会给人体排毒和分解器官带来过重的负担,影响到健康。
可以用少量热水来浸泡大米,如果浸泡5分钟后,发现水面上浮有油一样的东西,很有可能是用石蜡处理过的大米。
4、加矿物油的大米
为了达到将陈米冒充新米售卖的目的,除了打蜡外,一些黑心米商,还会通过往大米中加矿物油的方式,来改变大米的色泽,使其更光亮、更好看。根据我国相关规定,大米在抛光过程中,只能用“水”这一种媒介,但是这些商家,却偷偷将水换成了矿物油,来给大米抛光。
挑选大米时,别光看色泽光亮,就下手了,最好能抓起一把大米,放在鼻子底下闻闻气味。加了矿物油的大米,闻起来会有股油腻的异味。
5、染色大米
染色大米,主要出现在一些有色大米上,比如黑米、紫米等等。这些有色米的价格,要高出普通的白色大米不少,于是有些黑心米商,就会通过染色的方式,来将白色的大米“化妆”成这些有色米。这里面用到的色素,多为化工合成的染料,长期食用会给人体健康带来威胁。
一般来说,像黑米、紫米等有色米,它们的米心部分仍是白色的,而染色大米的米心会被染上色。此外,如果淘洗有色米时,发现掉色很严重,也很有可能是染色大米。
6、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大米
重金属含量超标的大米,主要跟稻谷的生长环境和使用的化肥有关。早在年,广东地区就有发现大量产自湖南的镉超标大米,当时一度引起轰动。也正是在这一年,广州食品药监局在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521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