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蓝色风影
近日,在朋友圈内看到了几幅面塑艺术分享图片,立时被其精湛的面塑手艺,栩栩如生的画面所吸引。是何方面塑大师雕琢出如此生动、逼真、传神的作品?抱着一份好奇,看介绍、看位置。惊喜!平阴人,茂昌银座。看到茂昌银座,不由自主地笑了。高手在民间!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以前,曾在那儿拍摄过平阴泥塑大师张树强,现在又冒出了一位面塑大师杨彬。似乎大师们都喜爱隐匿于闹市,激发灵感,潜心创作,处于繁华路段的茂昌银座无形之中变成了藏龙卧虎之地。周末闲暇无事,终于有幸结识了非遗大师,亲眼目睹了其传神的面塑艺术品。
面塑《国色天香》据介绍,杨彬,系山东省平阴县锦水街道办事处毕海洋村人士。自年参加厨师工作后,就对食品造型情有独钟,年曾在青岛东方美食国际大奖赛中荣获特金奖。年,拜菏泽时氏面塑市级非遗传承人时振山(现已移居美国)先生为师,开始业余从事面塑工艺研究和创作。年奥运期间,在山东省驻京办山东宾馆参与接待任务,制作的面塑展台获得省市领导以及外宾的高度赞扬。年,他辞去外地工作,立足平阴,以“弘扬烹饪文化,传承非遗技艺”为宗旨,在平阴县成立“彬华面塑工作室”,先后培训面塑和食品雕刻学员余人,为非物质文化传承的发扬和壮大做出了突出贡献。年,荣获济南市非遗手工技能比赛铜奖;《单骑救主》、《寿星》等作品被山东工艺美术学院永久收藏;面塑作品《国色天香》荣获山东烹饪协会举办的首届雪花杯冷菜节金奖。
面塑,又称面人、面模、面花,是一种看似制作简单,却工艺极其复杂,艺术、观赏性很高的中国民间手工艺品。它起源于何时何代不可考究,最早的文字记载为汉代,是在民间做面花食品的基础上发展起来,距今已有余年历史。现代面塑,是用面粉、糯米粉为主要原料,加上色彩、石蜡、蜂蜜等成分,经过防裂防霉处理,制成柔软的各色面团;再由面塑师运用巧妙的心思、娴熟的技艺,精心雕琢制作而成的各种人物或动物形象。
面塑艺术,不同于彩塑作品。彩塑作品是成形后着色,而面塑从创作者构思开始,即融入了色彩。一件成功的作品,要经过构思设计、和面、蒸熟、配色、揉面、捏塑、干化、包装等工艺流程;在捏制过程中,根据创作需要,还要采取揉、捏、压、搓、滚、碾、拨、切、嵌等特殊造型技法。再加上创作者对人物、动物的感知程度和对美学的掌控力度,才能雕琢出栩栩如生、形象传神的作品。由于在配料上考虑了面塑防霉裂处理,因此,面塑作品如果摆放方法、位置得当,一般可保存数十年,甚至上百年。
面塑之美,美在贴近生活。它,来源于民间,民俗作品让群众生活变得更加富有情趣。面塑之美,美在亲切温润。自然食材,手工工艺,千年文化传承体现了它强大的生存活力。面塑之美,美在观赏艺术。一件栩栩如生、活灵活现、眉目传神的人物作品造型,背后津津乐道的神话传说故事,不仅给人带来美妙的精神享受,而且也会给孩子带来潜移默化的启蒙。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现代文明以强大的诱惑力和影响力改变着城镇居民的生活,一些地方民俗文化日益崩溃,多数民间手工工艺出现灭失。面塑艺术作为众多手工艺中的一员,如何在改革大潮中让其千年文化传承延续,值得该行业艺术家们深思。依托民俗而生,顺应时代而变!立足传统手工艺,融入新时代内涵,打造地方文化特色,将会走出一片辉煌的天地。
转载请注明:http://www.0431gb208.com/sjsbszl/4611.html